时间: 2025-04-26 09:5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15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天的花和秋天的月亮,什么时候才会结束?往事中有多少记忆啊。小楼昨夜又迎来了东风,故乡的景象令人难以回首,在明亮的月光下。雕刻的栏杆和玉石的台阶应该依然存在,只是我已不再年轻。问你有多少愁苦,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煜(937年-978年),南唐后主,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著名词人。他在位时文化繁荣,自己在词的创作上有极高成就,尤其擅长表现个人情感与历史感。
创作背景: 《虞美人 其二》是李煜在亡国后所作,表现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故国的深切怀念。这首词通过对春花秋月的感慨,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愁。
《虞美人 其二》是李煜词作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展现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国的无限眷恋。全词以春花秋月、往事等意象贯穿,情感真挚而深沉。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便直指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无尽感慨。
在“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李煜通过对景的描绘,渲染出浓厚的乡愁。东风的到来,却是对故国的深切怀念,暗示着他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尤其“故国不堪回首”一语,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痛苦与无奈。
后两句“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则体现出深刻的自省,感叹虽然美好的景物仍在,但自己却已不再年轻,愁苦交织。最后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将全词情感推向高潮,愁苦如春水,绵延不绝,流向未知的未来,令人感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思考,展现了人对于美好过往的执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故国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叹,渗透着浓厚的忧伤与哀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虞美人 其二》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李煜
d) 白居易
诗中“愁”是如何比喻的?
a) 一片树叶
b) 一江春水
c) 一朵花
d) 一轮明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