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19:20: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20:03
闲携九日酒,共到百花亭。
醉里求诗境,回看岛屿青。
在这个重阳节的日子,我和朋友一起携带着酒,来到百花亭。醉酒之中,我努力寻求诗的境界,回头望去,只见远处青翠的岛屿。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诗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情趣。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赏菊的节日,诗人在这个节日中与友人相聚,借酒抒怀,表达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诗意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重阳节的欢愉氛围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闲携九日酒”不仅指明了时间背景,也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聚,诗人在这个节日中与友人共饮,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醉里求诗境”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醉酒让他更加放飞自我,寻求那诗意的境界。这种醉态并非消极,而是一种对美的渴望与追求,暗示在放松中可以获得更深的灵感。
最后一句“回看岛屿青”,在酒意的影响下,诗人回望远方,看到的青色岛屿,既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这种景象使人心生向往,仿佛在醉酒中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和人生的哲理。
整首诗在意境上既有现实的欢愉,又透出一种深邃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欢庆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同时也在醉意中寻求诗意和自然的美,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重阳节是农历的哪个月份?
a) 七月
b) 九月
c) 十月
答案:b) 九月
诗中提到的“百花亭”代表了什么?
a) 市场
b) 自然景色
c) 学校
答案:b) 自然景色
诗人是在什么状态下追求诗境的?
a) 清醒
b) 醉酒
c) 忙碌
答案:b) 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