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寄王秘书》

时间: 2025-04-26 15:35:35

诗句

唯求买药价,此外更无机。

扶病看红叶,辞官著白衣。

断篱通野径,高树荫邻扉。

时馥留僧宿,馀人得见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35

原文展示:

题寄王秘书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唯求买药价,
此外更无机。
扶病看红叶,
辞官著白衣。
断篱通野径,
高树荫邻扉。
时馥留僧宿,
馀人得见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诗人只想买药,除了这个没有其他的打算。扶着病体欣赏红叶的美景,辞去官职穿上白衣,以示清白和隐逸。断开的篱笆通向野外的小径,高大的树木为邻居的门口遮荫。偶尔有香气飘散,留住了寺庙的僧人,其他人却很难见到。


注释:

  • 唯求买药价:只想买药的价钱,表明诗人对生活的简朴追求。
  • 扶病:指的是身体不适,靠着自己欣赏红叶。
  • 红叶:象征秋天的景色,也可能寓意诗人的孤独与清高。
  • 辞官著白衣:辞去官职,穿上白衣,表示对官场的厌弃和对清高生活的向往。
  • 断篱:指的是篱笆的断裂,象征诗人对世俗的超脱。
  • 野径:野外的小路,象征自由与自然。
  • 高树荫邻扉:高大的树木为邻居的门口遮荫,显示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环境。
  • 时馥留僧宿:偶尔的香气吸引了僧人留下,显示出诗人生活的清雅。
  • 馀人得见稀:其他人却难以见到诗人,表现出隐居生活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庆馀,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风清新俊逸,常表达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辞官隐居后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题寄王秘书》是一首典型的隐逸诗,诗人朱庆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他对简朴生活的执着追求。全诗结构紧凑,意象鲜明,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超然。诗的开头,诗人自述只求买药的价格,隐含着对物质的淡泊态度,紧接着描写自己在病痛中的无奈与对红叶美景的欣赏,突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辞官后穿上白衣,更是表明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隐士的理想和境界。

诗中“断篱通野径,高树荫邻扉”的描写,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人用自然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最后两句“时馥留僧宿,馀人得见稀”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暗示着隐居生活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充满了哲理和思考,是唐代隐逸诗的代表作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唯求买药价:表明诗人对物质生活的简朴追求,隐含着对世俗的冷漠。
  2. 此外更无机:进一步强调诗人不关心世俗事务,只求身体健康。
  3. 扶病看红叶:在病痛中仍不忘欣赏自然之美,展示了诗人内心的豁达。
  4. 辞官著白衣:辞去官职,选择隐逸生活,反映出对清白生活的向往。
  5. 断篱通野径:打破了与世俗的隔阂,向自然开放,表现出自由的心境。
  6. 高树荫邻扉:宁静的环境,友好的邻里,展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描绘。
  7. 时馥留僧宿:花香吸引了僧人,象征着诗人生活的清雅与宁静。
  8. 馀人得见稀:隐居生活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断篱通野径,高树荫邻扉”,对称工整,体现了诗人巧妙的语言运用。
  • 比喻:红叶象征着秋天的美,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拟人:如“时馥留僧宿”,赋予香气以生命,增强了诗的意象。

主题思想: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反映出一种清淡、宁静的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叶:象征秋天,代表着生命的流逝与美好回忆。
  • 白衣:象征隐士的清白与高洁。
  • 高树:象征宁静、庇护和自由。
  • 野径:象征与自然的亲近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 香气:象征生活的雅致与清幽,吸引着僧人,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态度? A. 热爱
    B. 冷漠
    C. 羡慕
    D. 忽视

  2. 诗中“辞官著白衣”说明了什么? A. 诗人追求权力
    B. 诗人选择隐逸生活
    C. 诗人对财富的渴望
    D. 诗人希望出名

  3. “时馥留僧宿”的意思是? A. 有香气吸引僧人
    B. 僧人常常来访
    C. 诗人喜爱香水
    D. 僧人不喜欢香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描绘了宁静的自然景色。
  • 陶渊明的作品则更强调隐逸生活的哲学思想,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朱庆馀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文化内涵。

相关查询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 过苏州晓上人院 送滕庶子致仕归江南 题青龙寺 震为苍筤竹 与贾岛、顾非熊、无可上人宿万年姚少府宅 公子行 宿道士观 送盛长史(盛随军) 赠律师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酣声如雷 屦校 山字旁的字 怫然作色 食字旁的字 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军结尾的成语 衣冠文物 交浅言深 杏叶鞍 鳥字旁的字 包含雄的成语 井井有法 希夷 改口沓舌 風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油茶面儿 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