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8:29
赠律师院
朱庆馀 〔唐代〕
粉壁通莲径,扁舟到不迷。
苇声过枕上,湖色满窗西。
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
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
这首诗描绘了律师院的环境,粉墙通向莲花的小径,坐着小船不会迷路。芦苇的声音从枕头上飘来,湖水的颜色映满了窗户的西边。只看到修行的苦楚,谁会去论及夏季的炎热和冬季的寒冷呢?闲暇时看着自己种下的树,已经感到与自己的身心融为一体。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表达与佛教修行的理念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修行苦”一句,反映出对修行过程中的艰辛的理解。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曾任职于官场,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本诗创作于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时,反映了他在繁忙官场之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的追求。
这首《赠律师院》以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安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修行的思考。开头两句“粉壁通莲径,扁舟到不迷”描绘出一种静谧优雅的环境,仿佛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安宁。用“扁舟”这一意象暗示了生活的轻松自在,诗人似乎在渴望一种不被世俗牵绊的状态。
接下来的“苇声过枕上,湖色满窗西”,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声音和景色的渗透,仿佛在描绘一个梦幻般的场景,令人沉醉。然后,“但见修行苦,谁论夏腊低”指出了修行的艰辛,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仿佛在说:无论是夏季的炎热,还是冬季的寒冷,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修行与成长。
最后一句“闲看种来树,已觉与身齐”则是全诗的升华,表现了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从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享受着与自己种植的树木之间的亲密关系,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合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修行过程中苦难的接受,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粉壁”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扁舟”这一意象想表达什么?
“修行苦”一句表明了作者对修行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