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2:05: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2:05:14
送盛长史(盛随军)
作者: 朱庆馀 〔唐代〕
莫辞东路远,此别岂闲行。
职处中军要,官兼上佐荣。
野亭枫叶暗,秋水藕花明。
拜省期将近,孤舟促去程。
不要因为东路遥远而辞别,这次的离别并非轻松之行。
你在军中任职重要,官职上也兼任了上佐的荣誉。
野外的凉亭枫叶暗淡,秋水中的藕花却格外明亮。
拜访省府的日子临近,孤舟催促着我加快行程。
作者介绍:
朱庆馀,字宣明,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活跃在开元、天宝年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送别盛长史之际。盛长史是朱庆馀的友人,职位重要,正要随军出征,诗中借送别之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不舍,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
《送盛长史》是朱庆馀的一首送别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的开头“莫辞东路远”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虽然离别的路途遥远,但这份情谊是无可替代的。接着,作者提到盛长史在军中的重要地位,表现出对其前途的敬重与期待。这不仅是对朋友的赞美,也是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接下来的描绘“野亭枫叶暗,秋水藕花明”通过对比,突显了自然的美丽与离别的伤感,枫叶的暗淡象征着秋天的萧瑟,而藕花的明亮则代表着友人的希望与前途。最后两句“拜省期将近,孤舟促去程”,让人感受到离别的急迫与不舍,孤舟在水面上漂浮,犹如诗人孤独的心情,催促着他在离别时的匆忙。
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情感细腻而真挚,使人感受到一种浓厚的人情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枫叶与藕花的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的美,也增强了情感的深度。此外,使用了象征手法,枫叶暗淡象征离别的伤感,而藕花明亮则象征着希望与前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珍重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离别时的感伤情绪,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与理想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路”指的是哪个方向?
A. 西
B. 南
C. 东
D. 北
“职处中军要”中“中军”指的是什么?
A. 军队的主力部队
B. 军中的重要职务
C. 中间的军官
D. 军队的后备力量
“秋水藕花明”中,藕花的颜色代表了什么?
A. 悲伤
B. 希望
C. 失落
D. 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朱庆馀的《送盛长史》更为个人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离别的伤感,而《登鹳雀楼》则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生的哲理,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取向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