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2:3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31:31
南岭路
作者:朱庆馀 〔唐代〕
越岭向南风景异,
人人传说到京城。
经冬来往不踏雪,
尽在刺桐花下行。
这首诗描绘了南岭的美丽风光,向南走去,那里景色各异,常常有人传说能到达京城。冬天的往来都没有踏上雪地,尽是漫步于盛开的刺桐花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刺桐”花在古代文学中常象征繁华与美好,常见于描绘南方风光的诗句中。
作者介绍:
朱庆馀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景色,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在南岭行旅期间,受到南方独特自然风光的启发,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与对京城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将南岭的美丽景色与人们的传说相结合,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画面。诗的开头“越岭向南风景异”,便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暗示了南岭路的独特之处,给人以探索的欲望。接着“人人传说到京城”,不仅传达了人们对京城的向往,也暗示了南岭路的繁华与人气。
“经冬来往不踏雪”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南岭的温暖,冬天的行旅并不艰难,反而可以在花下畅行,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宜人。最后一句“尽在刺桐花下行”,则将自然景色与人行合一,形成了人景合一的和谐美感,刺桐花的盛开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朱庆馀以其清新脱俗的文风,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南岭的灵动与美丽,留下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南岭的美丽风光以及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越岭向南”指的是什么?
a) 向北走
b) 向南走
c) 向西走
“人人传说到京城”说明了什么?
a) 南岭路不重要
b) 南岭路有名
c) 京城的风景
“经冬来往不踏雪”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冬天寒冷
b) 南岭温暖
c) 雪下得很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朱庆馀的《南岭路》和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朱庆馀更侧重于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孤独的情感与对自然的沉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