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5:1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5:18:33
夜愁曲
作者: 施肩吾 〔唐代〕
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
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
歌者的歌声尚未结束,愁苦的人愁苦不断增加。
无奈只好空握着琅玕的枝条,勉强挑起那无心的灯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琅玕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古代诗人常用其象征美好与珍贵,而在此诗中却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愁苦的情感。
作者介绍: 施肩吾,字子云,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富有音乐感。
创作背景: 《夜愁曲》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时期,诗人多以个人感受为题,表达对生活和内心情感的思考。此诗表现了夜晚的愁苦,反映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夜愁曲》是一首充满愁苦情感的诗歌,诗人在夜晚的静谧中,通过歌声与心情的对比,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开头两句“歌者歌未绝,愁人愁转增”,描绘了一个矛盾的场景,尽管歌声依然在耳边回响,但愁苦却愈加明显,似乎在诉说着即使外界环境美好,内心的忧愁依旧无法消散。接下来的两句“空把琅玕枝,强挑无心灯”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琅玕的美丽与灯光的柔弱都显得苍白无力,无法照亮诗人内心的黑暗。
整首诗在字句上简练而富有音韵美,情感的表达十分细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形成了一种深沉而又感人的艺术效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愁苦,表达了人在美好外表下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歌者歌未绝”意指:
A. 歌声已停止
B. 歌声仍在继续
C. 歌者离去
D. 歌声嘹亮
“琅玕枝”在诗中象征:
A. 美好与珍贵
B. 无奈与绝望
C. 平凡与简单
D. 寂静与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肩吾的《夜愁曲》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有对夜晚的描绘,但施肩吾更注重内心的愁苦,而李白则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同样通过夜晚的意象传达了深邃的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