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15:38
夜宴曲
施肩吾 〔唐代〕
兰缸如昼晓不眠,
玉堂夜起沈香烟。
青娥一行十二仙,
欲笑不笑桃花然。
碧窗弄娇梳洗晚,
户外不知银汉转。
被郎嗔罚琉璃盏,
酒入四肢红玉软。
在灯光下的兰花缸,宛如白昼,夜里却无法入眠;
玉堂之中,夜起的沈香烟雾缭绕。
青娥们一行如同十二位仙女,
她们欲笑不笑,仿佛桃花般娇媚。
碧窗下,娇媚的女子们梳洗打扮,
户外却不知银汉(银河)已经悄然移动。
被郎(情郎)怒斥,罚我举着琉璃盏,
酒入四肢,犹如红玉般温软。
本诗中涉及的典故主要是对“仙女”和“桃花”的引用。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桃花常与美丽的女子和春天的生机相联系,而仙女则代表着超凡脱俗的美丽和优雅。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丽事物的赞美。
作者介绍:施肩吾(约759-817年),字子云,唐代诗人,以风雅之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宴会和阐述人情世故。他的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见长,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化繁荣,诗词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施肩吾生活在这个时代,受到了当时盛行的宴会文化的影响,创作了《夜宴曲》,以描绘宴会中的欢愉与人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尚。
《夜宴曲》是一首描绘夜晚宴会场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欢愉的夜晚。开篇便以“兰缸如昼晓不眠”引入,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清新的氛围,暗示着宴会的热烈气氛。接着,诗人描绘了“玉堂夜起沈香烟”,令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充满香气的豪华环境中,感受到宴会的奢华与雅致。
在“青娥一行十二仙”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描述美丽的女子,更是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她们是来自天界的仙女,令人神往。接下来的“欲笑不笑桃花然”更是将宴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女性的娇媚与春天的桃花相互映衬,展示了青春与美丽的绚烂。
“碧窗弄娇梳洗晚”则将视角转向女子的妆扮,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晚宴前的准备过程,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优雅。而“户外不知银汉转”则以银河的流转象征时间的飞逝,暗示着宴会虽美好,但终将结束。
最后两句“被郎嗔罚琉璃盏,酒入四肢红玉软”则将宴会的欢乐与情感的复杂性结合在一起,既有情郎之间的小争执,又有酒后醉意的温柔,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微妙与丰富。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宴会的欢愉,又有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施肩吾高超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夜宴的热闹与欢愉,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时光瞬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青娥”象征什么?
A. 仙女
B. 妖怪
C. 普通女子
D. 王后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__”是指夜空中的星河。
判断题:诗中反映的宴会气氛是欢快的。 (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月下独酌》相比,《夜宴曲》更加注重宴会场景的描绘与人际关系的细腻,而李白的《月下独酌》则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对孤独的思考。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