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次韵参寥咏雪》

时间: 2025-04-26 05:28:15

诗句

朝来处处白毡铺,楼阁山川尽一如。

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28:15

原文展示:

次韵参寥咏雪
朝来处处白毡铺,
楼阁山川尽一如。
总是烂银并白玉,不知奇货有谁居。

白话文翻译:

今天早上,四处都是白色的雪,就像铺上了一层白色的毡子。楼阁和山川都被白雪覆盖,显得一模一样。看起来就像是烂银和白玉,不知道这些美丽的雪花,究竟是属于谁的珍贵宝物。

注释:

  • 白毡:白色的毡子,形容雪的颜色和厚度。
  • 楼阁:指高楼和阁楼,这里泛指建筑物。
  • 山川:指自然的山和河流。
  • 烂银:形容雪的光泽,如同破碎的银子。
  • 奇货:指珍贵的物品,这里暗喻雪的美丽和稀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激昂的作品,也有细腻柔和的抒情诗。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因政治原因多次被贬,但他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苏轼在一场雪后,感受到雪的美丽和静谧,因而有了这首诗的灵感。他用雪来表达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次韵参寥咏雪》是苏轼的经典之作,通过描绘雪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诗的开头“朝来处处白毡铺”以直观的景象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接下来的“楼阁山川尽一如”,则将视野扩大,把雪的覆盖范围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白雪装点成了一幅画。这种对比使得雪的纯洁和天地的悠远相结合,形成了诗歌的深邃意境。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以“烂银并白玉”形容雪的光泽,进一步强调了雪的美丽,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而“奇货有谁居”则引发了对雪的思考,雪虽美丽,却无主之物,似乎在暗示着生活中的珍贵事物往往是短暂而无常的。这种哲学思考让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雪的赞美上,更上升到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苏轼的深厚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来处处白毡铺:早晨一到,四处都被白雪覆盖,像铺上了白色的毡子。
  2. 楼阁山川尽一如:无论是楼阁还是山川,都被白雪覆盖,显得一模一样。
  3. 总是烂银并白玉:这片雪景看起来就像是破碎的银子和白色的玉石。
  4. 不知奇货有谁居:不知道这美丽的雪花,究竟是属于谁的珍贵宝物。

修辞手法:

  • 比喻:“白毡”比喻雪的覆盖,“烂银并白玉”比喻雪的光泽,形象生动。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绘,表达了自然之美与生命短暂的哲理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宁静。
  • :象征珍贵、华丽。
  • :象征高贵、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毡”指的是什么? A. 毡子 B. 雪 C. 云
  2. 诗人用什么比喻形容雪的光泽? A. 白玉 B. 烂银 C. 明珠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雪的赞美 B. 人生哲理 C. 对自然的思考

答案:

  1. B. 雪
  2. B. 烂银
  3. B. 人生哲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王维:两位诗人均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但苏轼的诗更关注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心境表现。

参考资料:

  • 《苏轼文集》
  • 《宋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答梅圣俞灵乌赋 留题小隐山书室 御街行·纷纷堕叶飘香砌 书扇示门人 野色 定风波·自前二府镇穰下营百花洲亲制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御街行·秋日怀旧 江上渔者 苏幕遮·怀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乔画 呼应不灵 包含品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小字头的字 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施结尾的成语 燕约莺期 癯辱 颇棱 椒房兰室 遮丑 功狗功人 爱人以德 枉矢哨壶 豸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