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9: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9:03
凭谁妙笔。横扫素缣三百尺。天下应无。此是钱塘湖上图。一般奇绝。云淡天高秋夜月。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
谁能用妙笔,描绘出这三百尺宽的绢帛?世间应当没有这样的画作。这幅画描绘的是钱塘湖的景色,真是绝妙无比。秋夜的月亮高悬,云淡风轻。即便费尽心思和工夫,也无法将这样的景色画出来。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因其卓越的才华被誉为“苏东坡”。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起伏,作品涵盖诗词、散文、书信等多个领域,风格独特,深具个人色彩。
《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创作于苏轼晚年,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在此诗中得以体现。诗中通过描绘钱塘湖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无奈。
此诗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钱塘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厚情感和艺术创作的无力感。开篇提问“凭谁妙笔”,引出对画作的期待,随即转入对美景的描绘,表现出其对艺术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提到的“云淡天高秋夜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结尾处“费尽丹青,只这些儿画不成”则流露出诗人对自我艺术能力的自我否定,显得既谦逊又真实,显示了艺术创作的艰辛与理想的遥不可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美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艺术创作的无奈,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追求美的执念。
“凭谁妙笔”中的“妙笔”指什么?
A. 画笔
B. 妙手
C. 诗句
诗中提到的“云淡天高”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复杂
B. 宁静
C. 吵闹
诗人对自己的艺术能力的态度是?
A. 自信
B. 怀疑
C. 无所谓
对比苏轼的《减字木兰花·凭谁妙笔》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苏轼更突出艺术创作的无奈,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