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1:4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1:44:32
十里 赵师秀 〔宋代〕
乌纱巾上是黄尘,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为神。 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 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
我头戴的乌纱巾上沾满了黄尘,夕阳下的荒原更让人感到恐惧。 竹林里的怪禽啼叫声如同鬼魅,路旁的枯木被当作神灵来祭拜。 我也知道远行劳役会加速衰老,但无奈高枕无忧也无法摆脱贫困。 从这里到城里只有十里路,但明天我难得能拥有自由之身。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写实为主,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荒原、怪禽、枯木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以荒凉的荒原为背景,通过“乌纱巾上是黄尘”、“竹里怪禽啼似鬼”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氛围。诗中的“亦知远役能添老,无柰高眠不救贫”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两句“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难得自由身”更是将这种渴望推向了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荒原、怪禽、枯木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乌纱巾上是黄尘”象征着什么? A. 诗人的身份 B. 旅途的艰辛 C. 尘世的污浊 D. 以上都是
诗中的“怪禽啼似鬼”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中的“此地到城惟十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旅途的恐惧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