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0:49: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0:49:15
自贻
杜牧 〔唐代〕
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
寂寞怜吾道,依稀似古人。
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
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
我生活在杜陵,像萧条的君子,
频繁地被调任,官职渐渐减少。
寂寞中我怜惜自己的道路,
隐隐约约似乎是古人的影子。
内心装饰却无华丽的彩绣,
到头来只剩下风尘的沉重。
我自嫌像一匹朴素的布,
刀尺在我身上却不由自主。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厌倦和对古人高洁品行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仕途的无奈与自省。
杜牧,字牧之,号樽前,晚唐著名诗人,出生于扬州。他以诗、文才华著称,尤其擅长五律。杜牧的诗风多样,既有咏史抒怀,也有讽刺时政,其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本诗写作于杜牧仕途不顺的时期,反映了他对政治生活的失望与对古人理想生活的向往。在频繁调任和孤独的环境中,他感到深切的寂寞与无奈。
杜牧的《自贻》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开篇“杜陵萧次君,迁少去官频”,直接点出诗人所处的环境与心境,萧条的气氛营造出一种失落感。接下来的“寂寞怜吾道”,透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与珍惜,甚至隐隐有些自嘲之意。
诗中“饰心无彩缋,到骨是风尘”,在描绘内心的朴素时,流露出对繁华世界的无奈与厌倦。这里的“风尘”不仅指外在的复杂世俗,更是对内心尘埃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名利的淡薄态度。最后两句“自嫌如匹素,刀尺不由身”,不仅表达了对自身局限的自省,也暗示了外界的束缚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既有对古人的追慕,又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展现了杜牧典型的个性与风格。
整首诗歌主要表达了杜牧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理想人格的追寻,反映了他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无奈,展现了晚唐知识分子在动荡时代的困境与挣扎。
杜牧的生平属于哪个朝代?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自嫌如匹素”中“匹素”的意思是?
A. 华丽的布
B. 简单的布
C. 彩色的布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权力
B. 古人的理想生活
C. 财富
杜牧的《自贻》与李白的《将进酒》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李白更多的是对豪放人生的追求,而杜牧则表现出对政治失意的沉思与古人理想的追寻。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不同的个性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