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3:06
到晓不成梦,思量堪白头。
多无百年命,长有万般愁。
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
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
到天亮却无法入梦,思虑之多令人白头。
人生短暂几乎没有百年,愁苦却似乎无穷无尽。
人生路途或许难以走完,谋生之事总是未曾停歇。
不要再提名声与利益,名利反而成了身心的仇敌。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白头”通常与衰老和时间流逝相关,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苦楚。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晚唐著名诗人、政治家,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他的诗风清新流畅,善于描写人生的感慨和社会的现实。杜牧的作品常常体现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的思考。
《不寝》创作于杜牧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思索与感慨之际。诗中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烦恼的感悟,反映了他对名利的看法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
杜牧的《不寝》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诗,展现了他对人生苦短、愁苦无尽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到晓不成梦”以一种直白的方式表达了失眠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烦恼。接下来的“思量堪白头”,更是将个人的忧虑与老去的无奈相结合,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反思。
诗中的“多无百年命”,强调了人生的短暂,而“长有万般愁”的对比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显示出愁苦的无穷无尽。通过“世路应难尽,营生卒未休”,杜牧揭示了人生的艰辛,生计的压力让人无法停歇,生活中充满了琐事与烦恼。
最后一句“莫言名与利,名利是身仇”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以强烈的否定态度告诫世人:追求名利往往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反而成为身心的敌人。这种对名利的反思,显现出杜牧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围绕对人生短暂与烦恼的深刻思考,表达了杜牧对名利追求的批判,以及对人生意义的反思。诗人通过对自身经历的感悟,提醒人们珍视生命,警惕名利的诱惑。
诗中提到“到晓不成梦”,这反映了什么状态?
a) 安静的夜晚
b) 失眠的烦恼
c) 美好的梦境
“名利是身仇”中的“身仇”指的是什么?
a) 名利带来的快乐
b) 名利带来的痛苦
c) 身体的健康
诗中提到“多无百年命”,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人生很长
b) 人生短暂
c) 人生没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