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佛教梵文唵字唐玄宗书并读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54:15

诗句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15

原文展示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盘梵质层峰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耸入云的境界,像鹤一样高立,而蛇的形势却尚未消散。五天的文字让鬼神感到忧愁。龙的形态如同盘绕的梵文,层峦叠嶂,显得十分险峻;而凤则在高空中展翅飞翔,像是把卷轴收起。正觉的印记与真实的圣道相同,邪魔的踪迹却在秘境中消失。儒家的弟子们应该很难理解这些,而眼睛碧蓝的胡僧则会微笑点头。

注释

  • 鹤立:指高高在上,如鹤一般的姿态。
  • 蛇形势未休:暗指某种纷扰和不安的局面尚未平息。
  • 五天文字:可能指的是五种文化或哲学思想,给人带来困扰。
  • 龙盘梵质:龙象征着力量,盘绕的梵文代表着佛教深奥的哲理。
  • 正觉印:正觉是指觉悟,真圣道则为真实的修行道路。
  • 邪魔交秘:指邪恶的力量隐藏在某个秘密之中。
  • 碧眼胡僧:指的是外国的僧侣,可能是指某种智慧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亦称唐玄宗。他是唐朝的第六位皇帝,以其开明的政治和对文化艺术的重视而著称。李隆基在位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被誉为盛唐时期的代表人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隆基对佛教的思考与探讨中写成的,反映了他对于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儒家思想的复杂态度。诗中涉及的意象和哲理,展现了他在宗教和哲学上的深度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性,引发了读者的深入思考。开头两句通过鹤与蛇的对比,展现出一种高低之分,暗示了高尚与卑微、智慧与愚昧的对立。接下来的描述则将目光投向了更高的文化与精神境界,尤其是佛教的教义与哲学。龙与凤的象征不仅仅指代神话中的生物,更是对力量与优雅的结合体的寄托。诗中反复出现的“正觉”和“邪魔”则揭示了诗人对真理与幻象、善与恶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多种手法,如对仗、比喻等,使得诗歌的结构紧凑而富有韵律感。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碧眼胡僧”则引导读者思考文化的交融与理解的差异,展现了诗人追求真理的执着与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鹤立蛇形势未休:鹤高高在上,象征着高洁与清明,而蛇则暗示着阴险和混乱。
  2. 五天文字鬼神愁:五天的文字象征着文化的复杂性,而“鬼神愁”则表达了对这种复杂性的忧虑。
  3. 龙盘梵质层峰峭:龙的形态与梵文的结合,传达了佛教思想的深刻与险峻。
  4. 凤展翔仪乙卷收:凤在天空中翱翔,象征着自由与高雅,乙卷可能指代某种经典。
  5. 正觉印同真圣道:正觉与真理的共鸣,强调了修行的真实意义。
  6. 邪魔交秘绝踪由:邪恶的力量隐藏不见,暗示着人们对真理的追寻。
  7. 儒门弟子应难识:儒家弟子对这些深邃的道理感到困惑。
  8. 碧眼胡僧笑点头:外来的僧侣对此感到明白,象征着文化与智慧的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鹤立蛇形”,用生动的形象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龙、凤、鹤、蛇等意象不仅具象化了情感,也引发了更深层的文化与哲学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真理与幻象、智慧与愚昧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在对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反思中,李隆基传达出对真理的追求与对智慧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洁、纯净。
  • :象征着阴险、混乱。
  • :象征着力量与权威。
  • :象征着优雅与自由。
  • 碧眼胡僧:象征着外来文化与智慧的代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鹤”象征什么?

    • A. 高洁
    • B. 阴险
    • C. 力量
  2. “五天文字鬼神愁”中的“五天”可能指代什么?

    • A. 五种文化
    • B. 五个方向
    • C. 五个季节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碧眼胡僧”代表什么?

    • A. 外来的智慧
    • B. 本土的文化
    • C. 传统的教义

答案

  1. A. 高洁
  2. A. 五种文化
  3. A. 外来的智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隆基的这首诗在主题上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但李白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而李隆基则更注重哲理的探讨与文化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隆基与唐代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再和四年前遂宁所赋韵) 李参政见招游龙鹤山归途有作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史仓使约登齐山自弄水亭过清溪桥至壶天洞洞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临江仙(东叔兄生日) 费华文挽诗二首 寄题李季衡东楼 鹧鸪天·十载交盟可重寻 陈寺丞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将奋足局 面字旁的字 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安安分分 赶塌 矢字旁的字 棚架 己字旁的字 贪荣慕利 嗔视 青瓷 高蹶 鼻字旁的字 黄字旁的字 活形活现 白璧青蝇 包含退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