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30:54
送日本使
李隆基
日下非殊俗,天中嘉会朝。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
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
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
这一天的阳光下,和我们这里的风俗并不相同,
在天上的朝会中,显得格外盛大。
我思念你们的志向远大,
而你们却因旅途遥远而感到忧虑。
海面涨潮,秋月明亮,
归航的帆船在夕风中驰骋。
因此我感到惊讶,那位君子,
你们的国家治理远远明亮而显赫。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嘉会”可能与古代朝会制度有关,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政治的稳定。此诗的写作背景是唐朝与日本之间的外交往来,显示了唐朝的开放与包容。
作者介绍:
李隆基(685年-762年),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年号开元,因开创“开元盛世”而著称。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擅长诗词,颇具政治眼光。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与日本的外交关系加强之际,表达了对日本使者的友好与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两国文化的思考与欣赏。
《送日本使》是李隆基的一首优美诗篇,其内容表达了对日本使者的友好与对两国文化交流的美好期望。开篇以“日下非殊俗”引入,表明两国风俗的差异,充满了对文化多样性的包容与理解。接下来“天中嘉会朝”展现了唐朝的盛世景象,反映出作者自豪的心情。
“念余怀义远,矜尔畏途遥”,在此两句中,诗人抒发了对日本使者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流露出对旅途艰辛的关切,表现出一种深厚的人文关怀。后面的“涨海宽秋月,归帆驶夕飙”则描绘了诗人眼前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阔的意境,与使者的远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因惊彼君子,王化远昭昭”则指向了对方国家的君主,表现出对日本政治制度的赞美,同时也寄予了希望两国能够互相学习,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唐代的文化自信与开放态度,是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中的美好篇章。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日本使者的友谊与祝福,表达了对两国文化交流的美好期望,同时展现了唐代的文化自信与包容,强调了和谐与共荣的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日下非殊俗”主要表达了什么?
“涨海宽秋月”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意境?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词的背景与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