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9:32
费华文挽诗二首
作者: 魏了翁
谨厚传燕国,宽和似蜀公。
材猷今世楷,论建古人风。
阅世心犹壮,忧时鬓已翁。
芸芸今有尽,归去得全终。
这首诗表达了对费华文的追悼。诗人认为,费华文在为人处世上谨慎而厚道,宛如燕国的贤人;他宽厚待人,像蜀国的公子。费华文的才华和见识堪称当世的楷模,讨论起古代的名士风范让人感叹。诗人尽管阅历丰富,内心仍然充满激情,但年岁已大,白发渐生。世间的繁华终会消逝,归去后是否能得到圆满的结局呢?
魏了翁,字子英,号少游,宋代诗人,尤以咏史和挽诗见长。他的诗风简练而深邃,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抒发个人情感。
费华文为魏了翁的友人,因其去世而作此挽诗,表达对他的追悼与怀念。此时正值宋代中期,社会变迁剧烈,诗人对时代的忧虑与对友人的缅怀交织在一起。
此诗以四句简练的文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费华文的追悼与敬仰。开头两句通过对比燕国与蜀国的贤人,展现了费华文的品德与气度,显示出作者对其的高度评价。接下来的句子则转向自身,诗人虽经历了世事的洗礼,但内心依然充满激情,这种心理状态的反差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矛盾情感,也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
诗的最后两句以“芸芸今有尽”结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繁华易逝的感慨,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这种对比与反思,使整首诗在哀悼之余,升华出深刻的哲理,启示读者思考生命与时间的意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通过对费华文的追悼,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代变迁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
费华文在诗中被比作哪个古代国家的贤人?
A. 魏国
B. 燕国
C. 蜀国
D. 楚国
诗人对费华文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什么方面?
A. 才华
B. 为人处世
C. 个人经历
D. 家庭背景
诗中“心犹壮”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安静
B. 绝望
C. 激情
D. 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