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

时间: 2025-05-25 05:51:26

诗句

圣学不嗣千馀年,并与小学遗其传。

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

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

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

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

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楚金分韵犹拘挛,若更舍此徇俗妍。

不学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来临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携书过我渠江边。

试令立柱与画捲,椳闑畿础杗桷椽。

已能谐世而取怜,犹欲度外求方圜。

眉山夫子思涌泉,相与共讲扶其偏。

道士稛载明当还,更以一语申卷卷。

能于此处知其端,事事物物谁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无加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5:51:26

原文展示

《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 ——魏了翁

圣学不嗣千馀年,并与小学遗其传。
其间明道宁乏贤,谓书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镌,楮生墨墨色有冤。
动以经史为执言,岂知魏晋几变迁。
况今经字宗开元,请观未有韵书前。
训纂字林形相沿,形声迭推义乃全。
韵书既作人趋便,未能书法穷根原。
但以声韵求诸篇,形存声亡韵亦牵。
叔重少温工磨研,二徐郑郭相后先。
书法赖此差绵延,许李焉得无谬愆。
楚金分韵犹拘挛,若更舍此徇俗妍。
不学操缦求安弦,玉清道士来临川。
用意周鼓兼泰山,携书过我渠江边。
试令立柱与画捲,椳闑畿础杗桷椽。
已能谐世而取怜,犹欲度外求方圜。
眉山夫子思涌泉,相与共讲扶其偏。
道士稛载明当还,更以一语申卷卷。
能于此处知其端,事事物物谁非天。
九章八卦莫不然,一毫人力无加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传统书法和文字学的思考。作者指出,圣学传承已经千余年,古代的智慧在现代似乎难以寻觅,尤其在书法方面。即使有些人试图学习,但他们的技艺依然有限,难以掌握书法的精髓。作者批评当今书法的声韵追求,认为这种追求往往忽略了字形的意义,书法的根本法则未能得到真正探究。同时,魏晋时期的历史变迁使得书法艺术的根基受到了影响。尽管有诸多书法家努力传承书法,但实际传承过程中却容易偏离正道。诗的最后,作者希望通过道士的到来,能够找回书法的真义,并强调万事万物皆受天道支配,微小的人力无法改变根本。

注释

  1. 圣学:指儒家经典及其学问。
  2. 明道:指明理、讲道的贤人。
  3. 小伎:指简单的技巧或技艺。
  4. 十字九舛:指书法中多处错误。
  5. 楮生墨:纸和墨的结合,隐喻书写的材料。
  6. 声韵:指声调和韵律。
  7. 叔重、少温、二徐郑郭:指代古代书法家,代表不同的书法风格和传承。
  8. 楚金:指楚国和金朝的分韵方式。
  9. 安弦:指追求平和的旋律。
  10. 玉清道士:指道教的道士,象征智慧和修行。
  11. 九章八卦:指周易中的经典,象征宇宙的变化和道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彦庵,号青山,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生于南宋时期,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乡间。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文精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了翁与道士黄石老工的交流中,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思考与批判。通过对传统与现代书法的反思,魏了翁希望能够传承真正的书法精神,警示当代书法家不要迷失在形式与技巧中。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与文字的探讨,既反映了魏了翁对当时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追求与思考。诗中融入了对历史的回顾,探讨了书法的传承与变迁,呈现出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忧虑。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丰富的典故,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

通过与道士的对话,魏了翁展现了对书法的深刻认识,强调了书法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文化与思想的体现。这种文化自省与对传统的追求,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思辨的深度,体现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学不嗣千馀年:传统的学问已经传承了千年,但并未得到充分的弘扬。
  2. 并与小学遗其传:小学的知识与技艺也被遗忘了。
  3. 其间明道宁乏贤:在这段历史中,明理的人才越来越少。
  4. 谓书小伎姑舍旃:有人将书法当作小技巧,轻易舍弃。
  5. 十字九舛不可镌:书法中常有错误,难以雕刻出完美。
  6. 楮生墨墨色有冤:纸和墨的结合常常有遗憾。
  7. 动以经史为执言:常以经典和历史为依据进行讨论。
  8. 岂知魏晋几变迁:却不知魏晋时期经历了多少变迁。
  9. 况今经字宗开元:如今的经典与文字又是怎样的状况。
  10. 请观未有韵书前:请看看韵书的前身在哪里。
  11. 训纂字林形相沿:字形的传承与演变是相辅相成的。
  12. 形声迭推义乃全:形与声的结合才使得意义完整。
  13. 韵书既作人趋便:随着韵书的出现,人们趋向于方便。
  14. 未能书法穷根原:但未能深入书法的本源。
  15. 但以声韵求诸篇:只以声韵去追求诗篇的美感。
  16. 形存声亡韵亦牵:字形虽然存在,但声韵却可能消亡。
  17. 叔重少温工磨研:书法家们努力学习与研究。
  18. 二徐郑郭相后先:提到的书法家代表了不同的流派。
  19. 书法赖此差绵延:书法艺术因这些传承而得以延续。
  20. 许李焉得无谬愆:李公父的书法也许没有错误。
  21. 楚金分韵犹拘挛:楚国和金朝的分韵方式仍然受限。
  22. 若更舍此徇俗妍:若舍去这些追求世俗的美。
  23. 不学操缦求安弦:不应只追求表面的华丽。
  24. 玉清道士来临川:道士来到这里。
  25. 用意周鼓兼泰山:道士的意图深远且庄重。
  26. 携书过我渠江边:带着书籍来到我身边。
  27. 试令立柱与画捲:试着立柱与卷轴。
  28. 椳闑畿础杗桷椽:书法的基础与结构也需考量。
  29. 已能谐世而取怜:能够和谐世事,因此被人所怜。
  30. 犹欲度外求方圜:仍希望能超越世俗,追求完美。
  31. 眉山夫子思涌泉:思考与智慧如涌泉般不断。
  32. 相与共讲扶其偏:共同讨论,扶持偏见。
  33. 道士稛载明当还:道士的智慧应当得到传承。
  34. 更以一语申卷卷:再用一句话来总结。
  35. 能于此处知其端:在这里能够理解其精髓。
  36. 事事物物谁非天:万事万物皆受天道支配。
  37. 九章八卦莫不然:九章与八卦皆是如此。
  38. 一毫人力无加焉:微小的人力无法改变自然法则。

修辞手法

  • 比喻:书法被比喻为一种艺术,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
  • 对仗:诗中多次运用对仗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强调书法艺术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变迁展开,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对现代书法现象的忧虑。诗中强调书法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文化与思想的体现,呼吁人们要重视书法的本质与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书法:象征文化传承与艺术追求。
  2. 道士:象征智慧与修行,代表对真理的追求。
  3. 江边:象征自然与灵性,暗示文化的根源。
  4. 柱与卷:象征书法的基础与形式。
  5. 九章八卦:象征宇宙的变化与道理,强调自然法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魏了翁认为当今书法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A. 技巧的单一性
    B. 对声韵的过于追求
    C. 书法材料的不足
    D. 书法家的数量减少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玉清道士”象征着____

  3. 判断题:魏了翁在诗中认为书法仅仅是一种技巧的表现。 (是/否)

答案

  1. B
  2. 智慧与修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兰亭集序》——王羲之
  • 《书法自述》——苏轼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诗词对比

《兰亭集序》与《抚州崇仁县玉清观道士黄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书来问字》均涉及书法艺术的探讨,但《兰亭集序》更侧重于书法的美感与情感,而魏了翁的诗则更关注书法的传承与历史的变迁。两者的不同在于关注的角度与深度。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书法史》
  • 《魏了翁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谒金门 谒金门 其八 戴梅 谒金门 别梅 谒金门 谒金门·乡思 谒金门 谒金门 谒金门 西斋得梅数枝色香可爱一日为泽倅崔仲明窃去感叹不己因赋谒金门十二章以写其怅望之怀 其一 寄梅 谒金门(春晚) 谒金门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共兜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听见风就是雨 云云 终日而思 包含背的词语有哪些 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下策 呕轧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马字旁的字 人不自安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地负海涵 自相鱼肉 反其意而用之 舟字旁的字 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