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5:58
好事近·夜起倚危楼
作者: 王国维 〔清代〕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
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
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夜晚我在高楼上醒来,楼角的玉绳低垂着。
只有明亮的月光和冷冷的霜,映照着万家屋顶。
人间何必再苦恼于秋天的悲伤,这不过是对春天的伤感罢了。
我回到春风亭旁,数着梧桐树下的落叶。
“伤春”与“悲秋”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秋天萧瑟氛围的无奈。梧桐树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与离别、思念相联系,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王国维(1877-1927),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学者。他的诗风受到古典诗词的影响,擅长抒情,常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王国维的晚期,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境遇坎坷之时,诗人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思考人生,感悟时光的流逝。
王国维的《好事近·夜起倚危楼》描绘了一幅清冷的秋夜图景,诗中通过夜晚的高楼、明月、霜冷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开篇“夜起倚危楼”,营造出一种高远而孤寂的氛围,随之而来的“月明霜冷”,则让人感受到秋夜的清冷,仿佛一切都在静默中流逝。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无奈与感慨。秋天的悲凉让人不免想起春天的美好,正如生活中的离别与失去,常常令人心生惆怅。而最后一句“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诗人回到春风亭旁,数着落叶,似乎在追忆往昔,承载着对春天的无限向往与伤感。
整首词通过清冷的夜景和诗人的内心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深沉的美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奈,展现了王国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整体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秋天的感伤,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悟,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夜起倚危楼”中的“危楼”指的是:
A. 低矮的建筑
B. 高耸的楼房
C. 小屋
D. 古代的亭子
诗中“月明霜冷”是用来描绘什么场景的: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