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好事近》

时间: 2025-07-29 23:36:33

诗句

急雨涨溪浑,小树带山秋色。

轻棹暮天归路,袅芙蓉烟白。

酒醒香冷梦回时,虫声正凄绝。

只觉小窗风月,与昨宵都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36:33

原文展示:

急雨涨溪浑,小树带山秋色。
轻棹暮天归路,袅芙蓉烟白。
酒醒香冷梦回时,虫声正凄绝。
只觉小窗风月,与昨宵都别。

白话文翻译:

急促的雨水使溪水泛滥,小树映衬着山间的秋色。
轻摇着小舟,归家的路在傍晚的天空下,袅袅的芙蓉花在烟雾中显得格外白皙。
酒醒后,香气渐冷,梦中的景象逐渐模糊,此时虫鸣声显得格外凄凉。
只觉得小窗外的风月,与昨晚的情景截然不同。

注释:

字词注释

  • 急雨:指突然下的大雨。
  • 涨溪:溪水因雨水增多而上涨。
  • 带山秋色:指小树显现出山的秋天色彩。
  • 轻棹:轻轻划动船桨。
  • 芙蓉:指荷花,这里形容它的洁白。
  • 香冷:酒的香气已不再浓烈。
  • 虫声:指秋虫的鸣叫,常带有悲凉的意境。
  • 风月:指自然景色和夜晚的情调。

典故解析

  •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秋雨、虫鸣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令(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怀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好事近》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在战乱中对自然、生活的思考愈加深刻。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秋雨、虫声等意象,表现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好事近》是一首描写秋天情景的词作,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篇以“急雨涨溪浑”引入,生动描绘出秋雨带来的景象,溪水因雨而浑浊,给人一种急促而有些混乱的感觉。这种自然现象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小树在秋色中显得格外清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仿佛是对生活的坚守与不屈。

接下来的“轻棹暮天归路”,描绘了诗人划船归家的情景,诗人在浩瀚的暮天中,感受到了一种归属感,而“袅芙蓉烟白”则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芙蓉的白色在烟雾中显得朦胧、柔和,似乎在传达一种淡淡的忧伤。

随着诗句的深入,“酒醒香冷梦回时,虫声正凄绝”,诗人从醉酒的状态中醒来,感受到香气的消散与梦境的逝去,虫鸣声显得格外凄凉,反映了孤独与失落的情绪。最后一句“只觉小窗风月,与昨宵都别”,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变化,使人不禁想到往日的美好与现在的对比,激起了对过去的惆怅与怀念。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具有深刻的情感和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急雨涨溪浑:形象描绘秋雨来临时,溪水迅速上涨,流动的水变得浑浊,暗示情绪的波动。
  2. 小树带山秋色:小树在秋天的映衬下显得特别,表现出秋天的特有意境。
  3. 轻棹暮天归路:轻轻划动船桨,描绘归家路上的宁静与思考。
  4. 袅芙蓉烟白:芙蓉花在烟雾中轻轻浮现,增添了诗的美感。
  5. 酒醒香冷梦回时:酒醒的瞬间,梦中的美好逐渐消散,带有一丝无奈。
  6. 虫声正凄绝:虫鸣声凄凉,增添了秋天的孤寂感。
  7. 只觉小窗风月,与昨宵都别:小窗外的景色与昨晚相比已大不相同,象征时间的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比作人类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虫声的描写赋予了声音以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和意象上都有对仗的特点,形成和谐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急雨:象征突如其来的变化,暗示人生的不确定。
  • 小树:代表生命的坚韧与纯净。
  • 芙蓉:象征美好与脆弱,寄托着诗人的情感。
  • 虫声:象征孤独与生命的消逝。
  • 风月:代表自然的美好与人情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急雨”是指什么样的天气现象?

    • A. 和风细雨
    • B. 突然的大雨
    • C. 连绵细雨
    • D. 风雪交加
  2. 诗人划船的时节是什么时候?

    • A. 早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夜晚
  3. 诗中提到的虫声给人带来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宁静
    • C. 凄凉
    • D. 欢快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对比赵令的《好事近》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然而,赵令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通过更为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 行香子(同前) 阮郎归 尾犯(庐山一名碧芙蓉) 离亭宴(忆吴兴寄金陵怀古声中) 满江红(赴玉山之谪,与诸父泛舟大泽,分题为别) 鹧鸪天 千秋岁 凤箫吟(永嘉郡君生日) 点绛唇(同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畏强欺弱 比字旁的字 善钱 电站 破脑刳心 采字头的字 养廉地 面有饥色 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令绩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外生 瓦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子孝父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