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9:17
满江红·许大才名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许大才名,知几许功夫做得。
独自殿三朝耆旧,岿然山立。
出处只从心打当,去留不管人忻戚。
抱孤衷脉脉倚秋风,无人识。
龙可养,凡鳞匹。
鸾可挚,凡禽敌。
便翩然归作,玉龙仙客。
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
傥天公有意要平治,须华发。
许多才华的名声,究竟有多少功夫才能获得呢?
我独自在朝廷中屹立于三代,宛如高山般稳固。
出路只凭内心的判断,不在乎他人的喜怒哀乐。
我怀抱孤独的情怀,默默依偎在秋风中,无人能知。
龙是可以养的,凡是鳞片的鱼却不值得。
鸾鸟是可以亲近的,普通的鸟类则是敌对。
于是我轻盈地归来,像玉龙仙客一样。
棋盘上的对弈始终不定,磨边的蚂蚁又何曾停息?
如果上天有意要让世间平治,必定要等到白发苍苍。
魏了翁(约1225年-1296年),字景山,号少山,南宋末年诗人、政治家。他以词风清新婉约、诗作深厚见称,常在诗中表现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满江红·许大才名》写于宋代末年,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才华与名声的沉思,表达了对个人价值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反思。
《满江红·许大才名》是一首充满个体思考和情感的作品,展现了魏了翁对自身才华和社会地位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许大才名”引入,询问才能与名声之间的关系,显示出对虚名的质疑。诗中反复出现的“独自”、“岿然”等词汇,传达出一种孤高自守的气质,表现了诗人对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
在意象上,“龙可养,凡鳞匹”与“鸾可挚,凡禽敌”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对优秀与平庸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棋局的不定与磨边蚂蚁的持续,隐喻着世事的复杂与人事的变化,令人深思。在结尾,诗人以“须华发”点明,如果上天真有意要让世间得到平治,必然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豪放的词句,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魏了翁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切感悟,也体现了宋代词人的风格特征。
许大才名,知几许功夫做得。
许多才华的名声,究竟有多少功夫才能获得呢?
独自殿三朝耆旧,岿然山立。
我独自在朝廷中屹立于三代,宛如高山般稳固。
出处只从心打当,去留不管人忻戚。
出路只凭内心的判断,不在乎他人的喜怒哀乐。
抱孤衷脉脉倚秋风,无人识。
我怀抱孤独的情怀,默默依偎在秋风中,无人能知。
龙可养,凡鳞匹。
龙是可以养的,凡是鳞片的鱼却不值得。
鸾可挚,凡禽敌。
鸾鸟是可以亲近的,普通的鸟类则是敌对。
便翩然归作,玉龙仙客。
于是我轻盈地归来,像玉龙仙客一样。
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
棋盘上的对弈始终不定,磨边的蚂蚁又何曾停息?
傥天公有意要平治,须华发。
如果上天有意要让世间平治,必定要等到白发苍苍。
整首诗歌的主题在于思考才华与名声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个人价值的坚守和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在面对外界的波动时,诗人选择了内心的坚定和独立,展示了高洁的品格与理想。
关于“许大才名”的理解,以下哪个选项最贴切?
A. 名声与才能无关
B. 名声需要努力获得
C. 名声是天生的
D. 名声是偶然的
诗中提到的“龙可养”主要是指什么?
A. 生活中的困难
B. 可以培养的人才
C. 物质的追求
D. 自然的力量
《将进酒·君不见》(李白)与《满江红·许大才名》在主题上均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显豪放与激昂,后者则透出内敛与沉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对人生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