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17: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17:45:06
原文展示:
晚霁 张耒 〔宋代〕 山川收滞雨,乌鹊有和声。 半岭日犹照,一天云尽行。 人皆理墙壁,吾亦扫柴荆。 鹅鸭何多喜,渠流漾浅清。
白话文翻译:
山川间的积雨已经停歇,乌鹊在欢快地鸣叫。 半山腰的太阳依然照耀,满天的云彩都已散去。 人们都在整理墙壁,我也打扫着柴门。 鹅鸭为何如此欢喜,因为水渠中流淌着清澈的浅水。
注释:
字词注释: 滞雨:积雨,指长时间下不停的雨。 和声:和谐的声音,这里指乌鹊的鸣叫声。 半岭:半山腰。 一天:满天。 理墙壁:整理墙壁,指修缮房屋。 柴荆:柴门,指简陋的门。 渠流:水渠中的水流。 漾:荡漾,形容水流动的样子。
典故解析:
本诗中未涉及具体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后天晴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川、乌鹊、日光和云彩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诗中“山川收滞雨”一句,既表达了雨停的喜悦,又暗示了自然的恢复与生机。“乌鹊有和声”则进一步以乌鹊的鸣叫来象征和谐与欢乐。后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通过对自然元素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山川收滞雨”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山川间的积雨已经停歇 B. 山川间的积雨还在继续 C. 山川间的积雨即将来临 答案:A
“乌鹊有和声”中的“和声”象征着什么? A. 悲伤 B. 和谐与欢乐 C. 孤独 答案:B
诗中“半岭日犹照”一句描绘了什么? A. 夜晚的景象 B. 雨后的阳光 C. 清晨的景象 答案:B
“一天云尽行”中的“一天”指的是什么? A. 一天的时间 B. 满天 C. 一天的行程 答案:B
诗中“鹅鸭何多喜”一句表达了什么? A. 鹅鸭的悲伤 B. 鹅鸭的欢乐 C. 鹅鸭的平静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