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夜二首》

时间: 2025-07-28 20:35:17

诗句

受暑若作釜,付之无如何。

岂阴阳知争,变起一刹那。

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

振衣欲露坐,濯此寒滂沱。

烹鱼晓沽酒,醉卧仰屋歌。

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35:17

原文展示:

夏夜二首 张耒 〔宋代〕

受暑若作釜,付之无如何。 岂阴阳知争,变起一刹那。 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 振衣欲露坐,濯此寒滂沱。 烹鱼晓沽酒,醉卧仰屋歌。 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

白话文翻译:

忍受着酷暑如同置身热锅之中,对此我无可奈何。 难道是阴阳之间的争斗,突然间就发生了变化。 西风卷起了屋顶的茅草,大雨如同江河般倾泻。 我抖动衣裳想要露天而坐,洗涤这寒冷的滂沱大雨。 清晨烹煮鱼儿买来酒,醉酒后躺下对着屋顶唱歌。 岁月不等人,我的年华已经虚度。

注释:

  • 受暑:忍受酷暑。
  • 釜:古代的一种锅。
  • 阴阳:古代哲学概念,指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作用的力量。
  • 刹那:极短的时间。
  • 澍雨:及时的大雨。
  • 振衣:抖动衣裳。
  • 露坐:露天而坐。
  • 濯:洗涤。
  • 滂沱:形容雨大。
  • 蹉跎:虚度光阴。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描绘了夏夜的景象,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暑热、风雨的描写,以及对个人行为的叙述,传达了对岁月不待人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夏夜为背景,通过对比暑热与风雨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剧烈变化。诗中“受暑若作釜”形象地表达了酷暑的难耐,而“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则生动地描绘了风雨的突然来临。诗人通过“振衣欲露坐,濯此寒滂沱”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应对态度,而“烹鱼晓沽酒,醉卧仰屋歌”则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哲学。最后两句“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普遍认识。

诗词解析:

  • 首句“受暑若作釜”运用比喻,将酷暑比作热锅,形象生动。
  • “岂阴阳知争,变起一刹那”暗示自然界的变化无常,阴阳之间的争斗导致天气突变。
  • “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通过对风雨的描写,增强了自然界的动态感。
  • “振衣欲露坐,濯此寒滂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应对和接受。
  • “烹鱼晓沽酒,醉卧仰屋歌”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 “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受暑若作釜”。
  • 拟人:如“岂阴阳知争”。
  • 对仗:如“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变化与人生感慨。通过对夏夜暑热和风雨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反映了对自己年华虚度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分析:

  • 暑热:比喻为热锅,形象地表达了酷暑的难耐。
  • 风雨:通过“西风卷屋茅,澍雨如江河”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变化。
  • 岁月:通过“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受暑若作釜”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岂阴阳知争,变起一刹那”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界的变化无常 B. 阴阳之间的和谐 C. 时间的静止 D. 天气的稳定

  3. 诗中“岁月不待人,吾年已蹉跎”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变化 B. 人生感慨 C. 生活哲学 D. 社会环境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耒《夏夜二首》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但张耒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查询

归来 春晚客怀 其三 江山渔隐图 陌上桑 幽窅 次韵答王敬助 其六 送五台长老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七 吴姬曲 其五 素梅五十八首 其四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混开头的成语 火结尾的成语 鼎食钟鸣 流血飘丘 尊纪 月锻季炼 龙威燕颔 家无常礼 包含缘的成语 厦覆 金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熏腐之余 折文旁的字 瀖泋 入字旁的字 兴无灭资 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