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有所叹五首》

时间: 2025-07-28 10:06:05

诗句

卫青功高不荐贤,犹有苏建能拳拳。

魏其已诛武安死,将军畏祸无敢言。

田窦安知天下士,可是一言谁得罪。

当忧磊落世上奇,白头骑奴安得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06:05

原文展示:

卫青功高不荐贤,犹有苏建能拳拳。魏其已诛武安死,将军畏祸无敢言。田窦安知天下士,可是一言谁得罪。当忧磊落世上奇,白头骑奴安得知。

白话文翻译:

卫青虽然功勋卓著,但不推荐贤能之士,幸好还有苏建这样忠诚的人。魏其侯已被诛杀,武安侯也已死去,将军们因害怕灾祸而不敢直言。田窦这样的权贵怎能了解天下的人才,难道只是一句话就能得罪人吗?应当担忧那些光明磊落、世间罕见的人才,那些白发苍苍的骑奴又怎能理解他们呢?

注释:

  • 卫青:汉代名将,功勋卓著。
  • 苏建:汉代官员,以忠诚著称。
  • 魏其:指魏其侯,汉代贵族。
  • 武安:指武安侯,汉代贵族。
  • 田窦:指田蚡和窦婴,汉代权贵。
  • 磊落:光明正大。
  • 骑奴:指地位低下的骑马仆人。

典故解析:

  • 卫青不荐贤:卫青虽为名将,但未能推荐更多贤能之士,暗示其政治眼光有限。
  • 苏建能拳拳:苏建忠诚可靠,与卫青形成对比。
  • 魏其已诛武安死:指魏其侯和武安侯的悲惨结局,暗示政治斗争的残酷。
  • 田窦安知天下士:田蚡和窦婴这样的权贵难以识别天下真正的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复杂,作者通过历史典故,抒发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对人才被忽视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卫青、苏建、魏其侯、武安侯等历史人物的评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刻忧虑。诗中,“卫青功高不荐贤”一句,既赞扬了卫青的功绩,又批评了他未能推荐贤能之士的不足。而“苏建能拳拳”则突出了苏建的忠诚品质。后文通过对魏其侯和武安侯悲惨结局的描述,暗示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最后,作者通过对田窦等权贵的批评,表达了对人才被忽视的深切忧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才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卫青功高不荐贤:卫青虽有功勋,但未能推荐贤能之士。
  2. 犹有苏建能拳拳:幸好还有苏建这样忠诚的人。
  3. 魏其已诛武安死:魏其侯和武安侯都已遭遇不幸。
  4. 将军畏祸无敢言:将军们因害怕灾祸而不敢直言。
  5. 田窦安知天下士:田窦这样的权贵怎能了解天下的人才。
  6. 可是一言谁得罪:难道只是一句话就能得罪人吗?
  7. 当忧磊落世上奇:应当担忧那些光明磊落、世间罕见的人才。
  8. 白头骑奴安得知:那些白发苍苍的骑奴又怎能理解他们呢?

修辞手法:

  • 对比:卫青与苏建的对比,突出了忠诚与功勋的不同价值。
  • 暗示:通过对魏其侯和武安侯的描述,暗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
  • 反问:“可是一言谁得罪”用反问强调权贵的无知和人才的被忽视。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政治状况的忧虑和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诗中强调了忠诚与贤能的重要性,批评了权贵的无知和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呼吁社会重视人才,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机会。

意象分析:

  • 卫青:功勋卓著的名将,象征功绩。
  • 苏建:忠诚可靠的官员,象征忠诚。
  • 魏其侯、武安侯:悲惨结局的贵族,象征政治斗争的残酷。
  • 田窦:权贵,象征无知和忽视人才。
  • 磊落:光明正大,象征人才的品质。
  • 白头骑奴:地位低下的仆人,象征无知和无法理解人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卫青在诗中被批评的原因是什么? A. 功勋不高 B. 不推荐贤能之士 C. 害怕灾祸 D. 不了解天下士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苏建的特点是什么? A. 功勋卓著 B. 忠诚可靠 C. 害怕灾祸 D. 不了解天下士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魏其侯和武安侯的结局是什么? A. 功勋卓著 B. 忠诚可靠 C. 被诛杀 D. 不了解天下士 答案:C

  4. 诗中提到的田窦象征什么? A. 功勋卓著 B. 忠诚可靠 C. 无知和忽视人才 D. 光明磊落 答案:C

  5. 诗中提到的“磊落”象征什么? A. 功勋卓著 B. 忠诚可靠 C. 无知和忽视人才 D. 光明正大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蜀相》:通过对诸葛亮的赞颂,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才的珍视。

诗词对比:

  • 张耒《有所叹五首》与杜甫《蜀相》:两者都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述,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 张耒《有所叹五首》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才的珍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张耒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高平县东私路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三月 黄头郎 代崔家送客 有所思 自昌谷到洛后门 贵主征行乐 马诗二十三首 其二十二 相和歌辞。塘上行 相和歌辞。神弦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散木不材 传为美谈 覆甑 化及冥顽 沾渍 田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玉字旁的字 神寳君 尽忠 素怀 峣峣易缺 堆积如山 包含簌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摩的成语 倒八字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