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1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4:44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兴致勃勃地南游,却没有什么戒备,
谁在九重天的宫廷中考虑谏言的书函?
春风吹拂,举国裁制宫廷的锦绣,
一半用来做障泥,一半用来做帆。
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号孤雁,生于845年,卒于908年。其诗风独特,擅长写情,诗中常常透出浓厚的忧伤和对人世的深刻思考。他的诗作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含蓄深邃著称。
《隋宫》创作于唐代,李商隐在诗中借用隋朝的历史背景,反映了对政治的讽刺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南游”表明诗人可能在外出游历时的感想,表达了对于朝廷虚伪和权力游戏的失望。
《隋宫》以四句七言绝句的形式,表达了李商隐对当时政治的感慨和对历史的反思。诗的开头“乘兴南游不戒严”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态度,似乎在游玩中流露了对现实的不在乎。然而,接下来的“九重谁省谏书函”则揭示了当时政治的冷漠和无情,暗示君主对谏言的不重视。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春风中裁制宫锦的景象,既表现出一种繁华的表象,又隐含着对权力与奢华的讽刺——“半作障泥半作帆”的意象则巧妙地将美丽与实用结合,暗示着那些华丽的外表与其背后的虚伪。整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和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奈而又深邃的感慨。
整首诗表达了李商隐对政治腐败的失望,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以及对美好表象下的虚伪的揭示,情感基调中透着一丝无奈与深思。
李商隐的《隋宫》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之美
B. 政治腐败与历史反思
C. 个人情感
诗中的“九重”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皇宫
B. 山峰
C. 水域
“春风举国裁宫锦”中的“春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生机与希望
C. 暴风雨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jiàn)书函。 乘兴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zhàng)泥半作帆。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