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又答》

时间: 2025-04-23 10:42:34

诗句

家声合继紫微郎,不独诗同沈鲍行。

晚岁清谈淹幕府,中原喜气望壶浆。

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

肯许辋川期后约,弹冠知不借王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42:34

原文展示:

家声合继紫微郎,不独诗同沈鲍行。
晚岁清谈淹幕府,中原喜气望壶浆。
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
肯许辋川期后约,弹冠知不借王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家族的声誉如同紫微星的后裔,不仅在诗歌上与沈约和鲍照并肩。晚年时,我在朝廷中清谈的日子逐渐增多,期待中原的繁荣带来美酒佳肴。我常听人们谈论对衰老和衰落的怜悯,但我却感到愧疚,因为辜负了君王的恩宠。是否可以在辋川约定将来再见,我知道自己不应借助王阳明的名声。

注释:

  • 紫微郎:指的是古代对高贵子弟的称呼,常代表显赫的家世。
  • 沈鲍行:指沈约与鲍照,二人都是著名的诗人,代表当时的诗歌成就。
  • 淹幕府:指在朝廷中闲谈,意指在官场的生活。
  • 壶浆:指美酒,象征欢庆和富饶。
  • 衰朽:指人到晚年,身体和精神的衰弱。
  • 君恩:指君王的恩宠。
  • 弹冠:意指在官场中抬头,暗指不愿意依靠别人而获得名声。
  • 辋川:辋川是王维的隐居之地,象征着田园生活与归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0-1135),字子美,号惟白,晚号莲舟,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叶梦得的诗风清新脱俗,兼具文人情怀与豪放之气,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的时期,诗人身处官场,常怀对家族声誉与个人理想的反思。诗中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的怀念与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又答》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用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家族和友谊的理解。开篇“家声合继紫微郎”,意指家族的声誉如同紫微星般显赫,诗人通过自谦的方式表达了对名声的追求,同时与历史上的诗人沈约和鲍照相提并论,显示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晚岁清谈淹幕府”一句则转向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思考,清谈在官场中显得格外珍贵,反映出一种对安逸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提到“中原喜气望壶浆”,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期待,更是一种对社会繁荣的渴望。

“颇闻时论怜衰朽,空愧君恩负宠光”一句,诗人敏感地意识到世俗对衰老的评判,并感到愧疚,因为自己未能好好回报君王的恩宠。最后,诗人以“肯许辋川期后约”收尾,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期待,展示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情感真挚而又富有哲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家声合继紫微郎:家族声誉如同高贵的紫微星后代,暗示着诗人出身显赫。
  2. 不独诗同沈鲍行:不仅仅在诗歌上与沈约和鲍照并肩,还有对人生态度的共鸣。
  3. 晚岁清谈淹幕府:晚年生活中,诗人在官场中享受清谈的愉悦。
  4. 中原喜气望壶浆:期待中原的繁荣带来美酒与欢乐,象征着对生活的渴望。
  5. 颇闻时论怜衰朽:听闻世人对衰老的怜悯,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
  6. 空愧君恩负宠光:感到愧疚,因未能回报君王的恩宠。
  7. 肯许辋川期后约:希望能在辋川与友人再聚,隐含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8. 弹冠知不借王阳:强调不愿依靠他人的名声,追求独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家声比作“紫微郎”,突出其显赫。
  • 对仗:如“晚岁清谈”和“中原喜气”,体现对称美。
  • 反问:用“肯许”引发思考,增强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境遇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家族声誉、官场生活、友谊和理想的复杂情感,强调个人的独立与追求内心真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微郎:象征高贵与显赫,代表家族的荣耀。
  • 壶浆:象征美好生活和欢庆的时刻。
  • 辋川:代表隐逸生活的理想与追求,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微郎”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高贵的后代
    • C. 一种饮品
  2. “家声合继紫微郎”中的“合继”意涵是什么?

    • A. 继承家声
    • B. 争夺声誉
    • C. 放弃家业
  3. 诗人对晚年的生活有什么感慨?

    • A. 感到无聊
    • B. 渴望清谈与繁荣
    • C. 希望尽快退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叶梦得的向往相呼应。
  • 杜甫《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叶梦得的清谈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叶梦得传》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次韵参寥师寄秦太虚三绝句时秦君举进士不得 和陶怨诗示庞邓 和陶贫士七首 南歌子(湖州作) 绝句二首 和陶咏二疏 十月十六日记所见 沉香石 柳子玉亦见和因以送之兼寄其兄子璋道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要言不繁 硝烟弥漫 简敬 付之一叹 穿刺 还珠买椟 半字的繁体字写法_半字的繁体字学习指南 赝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灏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拂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包含运的词语有哪些 配偶 竖心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轮辬 ci的汉字有哪些?带ci的汉字大全及拼音解析 木火组合汉字大全_木火字形的汉字详解 双斧伐孤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