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34:50
徽宗皇帝挽歌词五首 其四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卜宅轩台近,因山禹穴深。
缀衣惊在匣,黄屋本非心。
海阔青云隔,天高白日沉。
秋风无马迹,惆怅属车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选择居所的情景,周围环境优美,山势高耸,然而内心却感到孤独和惆怅。诗中提到的“缀衣惊在匣”表达了对家中生活的怀念,而“黄屋本非心”则暗示对往日荣华的无奈。面临辽阔的海洋与高空的白日,诗人感到一丝距离和隔阂,最终在秋风中,无马的踪迹让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只能依托车音来寄托思绪。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汝弼,号惟白,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和文人。他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诗词作品中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其作品风格清新婉约,充满文人气息。
这首诗是在徽宗皇帝去世后所作,表达了对皇帝的哀悼和对过往繁华的追忆。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和情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居所的描写,表现了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卜宅轩台近,因山禹穴深”开篇,引导读者进入一个理想化的环境,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环境的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出一种惆怅的情感。
“海阔青云隔,天高白日沉”描绘了一个辽阔而又孤寂的空间,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隔阂与无奈。诗人用“秋风无马迹”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追忆的无奈,而“惆怅属车音”则更是将这种情感深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既有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呼应了古代文人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内心冲突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叹。
诗中的“卜宅”指的是什么?
诗句“黄屋本非心”表达了什么情感?
“秋风无马迹”中的“马迹”象征什么?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慨,但其风格更加细腻,情感更加柔婉。相较之下,叶梦得的《徽宗皇帝挽歌词》则更显深沉,反映出对历史与理想的思考。两者在抒情方式上各有特点,但均体现出文人对生命、历史的深刻理解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