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再任后遣模归按视石林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7-12 02:34:57

诗句

细路穿南岭,新松几许长。

毋庸驰马足,祇拟转羊肠。

便作高亭好,初非乱石妨。

两溪浑在眼,似欲见帆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34:57

原文展示:

细路穿南岭,新松几许长。
毋庸驰马足,祇拟转羊肠。
便作高亭好,初非乱石妨。
两溪浑在眼,似欲见帆樯。

白话文翻译:

在狭窄的小路穿过南岭,青松长得不知几许。
不用急于奔驰马匹,只打算小心翼翼地走在羊肠小道上。
这里建个高亭子正好,初看并没有乱石妨碍。
两条溪水在眼前交汇,仿佛想要见到帆船和桅杆。

注释:

  • 细路:狭小的小路。
  • 南岭:指南方的山岭,可能特指某个地理位置。
  • 新松:新长成的松树,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毋庸:不必、无须。
  • 驰马足:骑马疾驰。
  • 祇拟:只打算、仅仅打算。
  • 羊肠:羊肠小道,形容路途曲折狭窄。
  • 高亭:高高的亭子,供人休息观景之用。
  • 乱石:散乱的石头,可能影响通行。
  • 两溪:两条溪流,形成交汇之处。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羊肠小道”常用来形容道路狭窄,带有一种曲折的意味,暗示人生路途的艰辛与不易。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1148),字梦得,号退庵,北宋末年人,后为南宋人,政治家、诗人、词人、书法家,官至宰相。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展现自然之美。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叶梦得在政治生涯与个人理想之间挣扎,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岭的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头便用“细路穿南岭”引入,表现出路途的艰难与险峻,但随即转入对景色的描绘,令人感到一种宁静与和谐。诗中的“新松”象征着生命的蓬勃,给人以希望;而“毋庸驰马足,祇拟转羊肠”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节奏的反思,推崇一种慢生活的态度。后两句描绘了高亭的建造与溪水的交汇,构建出一种理想的生活场景,令人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细路穿南岭”:细小的道路穿越南岭,暗示艰难的旅程。
    • “新松几许长”:新长出的松树,展现自然的生机。
    • “毋庸驰马足,祇拟转羊肠”:不需要急于奔波,只想在小路上小心行走,表现出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 “便作高亭好,初非乱石妨”:建个高亭子正好,初看并没有乱石阻碍,暗示心灵的宁静。
    • “两溪浑在眼,似欲见帆樯”:两条溪水交汇,仿佛想见到帆船,展现了渴望与自由。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路比作羊肠,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意象分析:

  • 细路:代表人生道路的艰辛与曲折。
  • 新松:象征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 高亭:理想生活的象征,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的角度。
  • 两溪:象征着自然的交汇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细路”主要指什么? A. 大路
    B. 小路
    C. 河流
    D. 山峰

  2. “新松几许长”中的“几许”是什么意思?
    A. 多少
    B. 多久
    C. 如何
    D. 何处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A. 用夸张手法
    B. 通过细致描写
    C. 通过对比
    D. 通过叙述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题西林壁》与本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强调哲理思考,而后者则更注重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叶梦得年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送刘道原归觐南康 南乡子·何处倚阑干 次韵赵令铄 自普照游二庵 八阵碛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和王斿二首 其二 法惠小饮以诗索周开祖所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鳥字旁的字 一代楷模 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役役 鹤行鸡群 通天达地 聿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包含舜的词语有哪些 革字旁的字 雨零星乱 建之底的字 金船 硕牲 金开头的成语 裸体 飞冲 没头苍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