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4:40
再至建康 其二
作者:叶梦得 〔宋代〕
推毂何堪付老儒,
腰间仍佩玉麟符。
千门万户照天阙,
二水三山非故庐。
谈笑定谁能却敌,
衰慵真自笑非夫。
淮南金鼓连沧海,
为趣嫖姚速破胡。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建康的深情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诗中提到,推崇的名士无法托付给年老的儒者,自己仍佩戴着象征身份的玉麟符。千家万户都在仰望天上的宫阙,而自己所处的地方并非昔日的故居。与人谈笑,谁能与我争锋?衰老的无力,让我自嘲。淮南的金鼓声直通沧海,为了趣味,嫖姚迅速攻破敌人。
作者介绍:叶梦得,字汝弼,号阮溪,晚号青山,南宋时期大文学家、政治家,擅长诗词,兼通书法,尤以诗名世。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叶梦得再次回到建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叶梦得的《再至建康 其二》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故乡的思恋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开篇就以“推毂何堪付老儒”引出,表现出对年老儒者的无奈和对名士的推崇。接下来的“千门万户照天阙”则描绘出建康繁华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诗人在描述周遭景象的同时,内心的矛盾和苦闷也逐渐浮现。
“谈笑定谁能却敌”一句,显示了作者面对生活的无力感与自嘲,仿佛在对抗现实的无奈中找到一丝自我解脱。而最后提到“淮南金鼓连沧海”,在历史背景下,也隐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象丰富,既有对乡土的眷恋,又有对自身身份的反思,展现了叶梦得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千门万户”“二水三山”的对偶,增强了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奈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老儒”是指什么?
A. 年轻的士人
B. 年长的儒者
C. 无名小卒
“千门万户照天阙”中“天阙”指的是什么?
A. 天上的宫殿
B. 人间的房屋
C. 乡村的田野
诗中提到的“淮南金鼓”与什么有关?
A. 农业
B. 战争
C. 文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