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56:23
行歌坐啸往来频,俯仰之间迹已陈。
可是犹思建邺水,却应喜近洛阳尘。
十年遍阅三行阙,四海奔驰一老臣。
未有夷吾在江左,柴车空换两朱轮。
我在这里唱歌、嬉笑,来往频繁,
抬头低头之间,往昔的痕迹已然显露。
不过我仍然思念建邺的水,
却也应该高兴身处洛阳的尘土。
十年来我游览过三行阙,
看尽四海的风光,成了一位老臣。
江左没有夷吾的身影,
换了柴车,却依旧空空如也。
叶梦得,字汝弼,号依白,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景观。
这首诗作于叶梦得晚年,表达了他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他在经历了十年的游历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中开篇“行歌坐啸往来频”,描绘出一种自由洒脱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与享受。然而,随着“俯仰之间迹已陈”,诗人意识到时间的流逝,往昔的痕迹已然显露,这种对比加深了生活的哲理感。接下来的两句则显示出诗人对故乡建邺水的思念,与对洛阳繁华的无奈,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认知。
“十年遍阅三行阙”,诗人回顾自己在外游历的经历,虽然见识了四海的风光,却也感到了孤独与漂泊,成为了“老臣”。最后两句“未有夷吾在江左,柴车空换两朱轮”,以夷吾来象征理想与才华的缺失,令人感受到一种对人才与理想的渴望与遗憾,同时也暗示了生活的平淡与无奈。
整首诗在对比与反思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表达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夷吾”指的是谁?
诗人对洛阳的看法是?
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