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12
高柳萧萧,睡余已觉西风劲。
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
残云暝。坠巾慵整。
独立芝兰径。
高大的柳树在微风中摇曳,刚刚睡醒,觉察到西风的凛冽。
小窗户旁边寂静无声,秋雨淅淅沥沥,听着这秋天的气息。
为什么如此多情,想要与流逝的岁月争斗?
残留的云朵渐渐消逝,懒洋洋地不想整理衣巾。
独自伫立在芝兰的花径上,心中感慨万千。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高柳”、“流年”等意象在古诗词中常与离别、时光流逝相关联,反映了诗人对岁月的感慨与无奈。
叶梦得(1077-1148),字子美,号湘阴,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点绛唇·高柳萧萧》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流离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惆怅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点绛唇·高柳萧萧》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通过对高柳、秋风、细雨等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中的“高柳萧萧”不仅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也隐喻着流逝的岁月,似乎在诉说着人事的无常。
“睡余已觉西风劲”一句,表现了诗人从梦中醒来,面对西风的凉意,心中不免感到一丝凄凉。其次,“小窗人静,淅沥生秋听”展现了诗人静谧的内心世界,伴随着秋雨声,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季节的变迁。
“底事多情,欲与流年竞”则是诗人的自问自答,表达了对流年不复的感慨,尽管内心充满情感,却无力与时间抗衡。最后,诗人以“独立芝兰径”结束,形象地描绘出他在这条芳草小径上独自沉思的情景,显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沉静。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人生的思考。诗人在描绘秋天景象的同时,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生活的深情与对时间的反思。
诗中提到的“高柳”象征什么?
诗人“欲与流年竞”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独立芝兰径”表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相比,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但前者更显孤独和惆怅,而后者则带有更强烈的抗争精神。两首诗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