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4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45:37
原文展示: 七夕 朱彝尊 〔清代〕 远客清樽夕,虚堂玉露秋。 关山频北望,河汉已西流。 叶落他乡树,砧催故国楼。 今宵看织女,未必诣牵牛。
白话文翻译: 远离家乡的客人,在清冷的夜晚举杯独酌,空旷的厅堂中沾满了秋露。 频繁地向北望向关山,银河已经向西流动。 树叶在他乡的树上落下,砧声催促着故国的楼阁。 今夜看着织女星,未必能到达牵牛星那里。
注释:
诗词背景: 朱彝尊是清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脱俗,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这首《七夕》是在七夕节这一传统节日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远客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表达了节日的寂寞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七夕为背景,通过远客的视角,描绘了一个孤独、凄凉的夜晚。诗中“远客清樽夕,虚堂玉露秋”一句,既表达了远客的孤独,也暗示了秋夜的清冷。“关山频北望,河汉已西流”则进一步加深了远客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叶落他乡树,砧催故国楼”通过对落叶和砧声的描写,增强了诗中的乡愁和对故国的怀念。最后两句“今宵看织女,未必诣牵牛”则巧妙地将七夕的传统神话融入诗中,表达了远客对节日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远客在七夕节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通过描绘秋夜的清冷和远方的思念,诗人传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远客”指的是什么? A. 远离家乡的人 B. 远方的朋友 C. 远行的商人 D. 远方的风景
“河汉已西流”中的“河汉”指的是什么? A. 黄河和汉水 B. 银河 C. 河流和山脉 D. 河边的村庄
诗中的“砧催故国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怀念 B. 对战争的恐惧 C. 对朋友的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