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5:17
原文展示:
哭王处士翃 其五 朱彝尊 〔清代〕
落日明丹旐,飘风卷穗帷。 途穷偏作客,身老独无儿。 书籍今何托,人琴不可知。 高山空有调,回首失钟期。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亮了红色的灵幡,轻风卷起了灵帐的穗边。 在人生末路时成了漂泊的客人,年老体衰却无儿无女。 书籍如今托付给了谁,人事已非,琴音也不可知。 高山上空留着曲调,回首间失去了知音钟子期。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诗人、词人。其诗风格清新,词则以婉约见长,著有《曝书亭集》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朱彝尊为哀悼友人王翃而作。王翃是朱彝尊的朋友,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处士,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落日、飘风、书籍、人琴等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途穷偏作客,身老独无儿”一句,既表达了友人晚年的孤苦无依,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末路的无奈和悲凉。“高山空有调,回首失钟期”则借用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抒发了失去知音的悲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哀悼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逝去友人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丧事的场景和借用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末路的无奈和悲凉。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丹旐”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灵幡 B. 红色的旗帜 C. 红色的布条 答案:A
“途穷偏作客”中的“途穷”指的是什么? A. 旅途的尽头 B. 人生的末路 C. 道路的尽头 答案:B
“高山空有调”中的“高山”借用了哪个典故? A. 伯牙与钟子期 B. 王徽之与王献之 C. 孔子与颜回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