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池上对月五首》

时间: 2025-05-03 23:36:25

诗句

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

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36:25

原文展示:

怒蝈喧幽耳,饥蚊搅熟眠。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池塘边的情景。耳边传来怒吼的蝈蝈声,饥饿的蚊子在搅扰着我安稳的睡眠。我多么希望能成为那修建月亮门户的人,住在广寒宫的边缘。

注释:

  • 怒蝈:指的是蟋蟀,因其叫声急促而喧闹。
  • 幽耳:幽静的耳朵,形容夜深人静时的安静。
  • 饥蚊:饥饿的蚊子,形容蚊子在夜晚肆虐。
  • 修月户:指修建月亮的门户,寓意希望能够接近月亮。
  • 广寒:广寒宫,传说中月宫的名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在诗词创作上以清丽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之时,表达了他在宁静的夜晚对自然的感受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夜晚虫鸣和蚊扰的描写,折射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心情。

诗歌鉴赏:

《池上对月五首》中的这首诗,虽短小,却蕴含了丰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诗人在静谧的夜晚,面对烦扰的虫鸣与蚊叮,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的“怒蝈喧幽耳”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被打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接着“饥蚊搅熟眠”,则将这种打扰推向更深的层次,暗示着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和不安。

最后两句“愿为修月户,住在广寒边”,则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渴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超脱世俗,成为接近月亮的存在,寓意着对美好、安宁生活的追求。这种理想化的愿望,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生活的无奈感受。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幽远,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怒蝈喧幽耳:以“怒”形容蟋蟀的叫声,突显夜晚的喧闹与内心的宁静期望之间的矛盾。
  2. 饥蚊搅熟眠:表现蚊子对安眠的打扰,暗示生活中的种种压力与烦恼。
  3. 愿为修月户: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脱尘世、接近理想的愿望。
  4. 住在广寒边:向往月宫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怒蝈”,将蟋蟀的叫声拟人化,赋予情感。
  • 对仗:诗中上下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修建月门与理想生活相联系,暗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表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怒蝈:象征生活中的烦恼与不安。
  • 饥蚊:暗示生活中的困扰与压力。
  • 月户、广寒:代表理想与美好,象征着诗人向往的宁静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怒蝈喧幽耳”中的“怒”是形容什么的? A. 蚊子
    B. 蟋蟀
    C. 月亮
    答案:B

  2. 诗中“愿为修月户”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逃避现实
    B. 追求理想
    C. 寻找朋友
    答案:B

  3. “住在广寒边”中的“广寒”指的是哪里? A. 地球
    B. 月宫
    C. 天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注重表现个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思乡之情。两者都通过月亮这一意象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幽居即事九首 其五 闲昧 独饮 开岁半月湖村梅开无馀偶得五诗以烟湿落梅村为韵 其三 青城大面山中有二隐士一曰谯先生定字天 病来 泛舟观桃花 江村 寓规 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投间抵隙 金字旁的字 汇归 牛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善贾而沽 连洏 渭阳之情 拿手好戏 水色山光 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息息相通 居次 绞丝旁的字 鬯字旁的字 悲欢聚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