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4:56
台城路 和山公见慰
作者: 赵熙 〔清代〕
馀生真谶台城梦,风前纸鸢无路。
共命分飞,同心解结,有泪不知流处。
衰年病苦。算别不多时,一般黄土。
托命他人,新人未熟故人去。
词仙似谈法要,白头相慰藉,空相留住。
镜影将花,琴心应节,换了张先词谱。
霜柑阁主。尽花会娱春,草堂联句,
寿到梅边,有情天万古。
这首诗表达的是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当下的感慨。诗人提到自己的余生仿佛是在台城的梦中,像风中的纸鸢一样无路可去。尽管彼此相知、同心相连,但泪水却无处可流。年岁已高,身体虚弱,别离的时光不多,最终都将化为尘土。把生命寄托给他人,但新人尚未成熟,旧友已去。词仙似乎在讨论道理,白头之人互相安慰,却只能空留遗憾。镜中花影、琴声和谐,似乎换了张先的词谱。霜柑阁的主人,纵情于春花,草堂中联句,庆祝寿辰至梅边,情意绵绵,延续至万古。
作者介绍:
赵熙,清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诗人年老之时,经历了许多离别与人生的起伏,体现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旧友的思念。
《台城路 和山公见慰》是一首充满了感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诗中以台城作为梦的象征,揭示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开篇就用“余生真谶”来表达对未来的迷茫与对人生的无奈,暗示了即使是美好的梦境也难以抵挡现实的无情。接下来,诗人通过“纸鸢无路”描绘了孤独感与无助感,仿佛梦中飞翔的纸鸢无处可去,显示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共命分飞”与“有泪不知流处”,更是直击心灵,表达了离别后的无奈与痛苦,岁月的流逝使人倍感脆弱与孤独。“衰年病苦”则再一次强调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真实反映,感叹时间对人的侵蚀。通过“托命他人”、“新人未熟故人去”,诗人深刻地反思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变迁。
在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向往,“词仙似谈法要”和“镜影将花”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尽管现实中有所失去,但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给他带来安慰。“尽花会娱春”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尽管生活苦涩,依旧愿意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情感深度。例如“纸鸢无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渴望,“镜影将花”则利用了意象的对比,形成美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旧友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对生命的坚持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纸鸢”象征什么?
A. 自由与梦想
B. 离别与悲伤
C. 友谊与欢乐
诗人提到的“衰年”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年老体弱
C. 精力充沛
“托命他人”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亲情
B. 生命的寄托与无奈
C.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感慨,风格虽不同,但情感基调相似。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情,表现出离别时的悲伤与无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