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满江红 其二 二月廿四夜海棠花下作》

时间: 2025-05-20 03:44:15

诗句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

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

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

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

凭素手,轻轻摘。

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

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

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3:44:15

原文展示: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
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
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
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
张画烛,频频惜。
凭素手,轻轻摘。
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
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
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对自己的心肠感到满是自许,像铁石一般坚硬。
然而心中仍有一丝柔情未曾磨灭,竟沉迷于花的美丽。
每当寒冷的天气让我感到烦恼,恳请不要让我在温暖的阳光下被打扰。
可是,温暖的春风、烈日的阳光太过无情,我又如何能得到呢?
点燃蜡烛,频频感叹。
用手轻轻地摘下一朵花。
经过几场雨后,彩云依旧无踪影。
今夜无法在花下畅饮,明天只能空自去枝头寻找。
面对满院的残红与杜鹃的啼鸣,心中更加添了几分愁苦与寂寞。

注释:

  • 颇自许:颇为自以为是,觉得自己心肠坚硬。
  • 消磨未尽:心中的柔情尚未完全消失。
  • 爱花成癖:对花的爱好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
  • 寒勒:寒冷的天气阻碍了他对花的欣赏。
  • 晴烘坼:晴天的阳光照射下,怕被热烘烤得枯萎。
  • 张画烛:点燃蜡烛,寓意聚会或饮酒的时刻。
  • 彩云无迹:经过雨水后,原本的美好景象不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隐,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满江红 其二》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正值人生中期,经历了许多世事与变迁,感怀自然与人生的无常,抒发了对花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其二》通过对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的无奈。诗人在开头自我剖析,虽自认为心肠如铁石般坚韧,但内心对花的热爱却显示出他柔软的一面。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人性的复杂,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经历了寒冷与阳光的无情后,他感到更加孤独与失落。诗中对“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的描写,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子年来,颇自许心肠铁石:自我评价坚强,却暗示内心的柔情。
  2. 尚一点消磨未尽,爱花成癖:表现了对美的执着和眷恋。
  3. 懊恼每嫌寒勒住,丁宁莫被晴烘坼: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4. 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感叹时光无情,春光难得。
  5. 张画烛,频频惜: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6. 凭素手,轻轻摘:象征着对生活的温柔对待。
  7. 更几番雨过,彩云无迹:象征着失去与无常。
  8. 今夕不来花下饮,明朝空向枝头觅: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9. 对残红满院杜鹃啼,添愁寂:最终的寂寞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肠比作铁石,突出内心的坚韧。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烈日无情”。
  • 对仗:如“今夕不来”与“明朝空向”形成对比,增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赞美与生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的追求。诗人在对美的热爱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花:象征着美丽与惆怅。
  • 杜鹃:常常与悲伤相关联,传达诗人的内心寂寞。
  • 蜡烛:象征着短暂的光明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刘克庄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今日不来花下饮”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失落
    • C. 愤怒
    • D. 平静
  3. 诗中“柰暄风烈日太无情,如何得”中的“无情”指的是?

    • A. 风
    • B. 日
    • C. 时间
    • D.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刘克庄的《满江红 其二》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对花的描写与内心的愁苦,而陆游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两首诗在情感基调上虽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集》
  • 《古典诗词赏析与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伯夷庙 冬日宴郭监林亭 送从叔牧永州 冬夜赠别友人 腊日观咸宁王部曲娑勒擒豹歌 白发叹 偶逢姚校书凭附书达河南郄推官因以戏赠 宴桃源 浣溪沙 水调歌头 其二 红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若敖鬼馁 黍字旁的字 新版本 繁体12画的字有哪些?繁体12画汉字大全 匡国济时 至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狭坐 无瑕 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騣幼 绷吊考讯 包含锌的词语有哪些 鹿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鹿字旁的字 风的繁体字怎么写?风的繁体字书写教程 岁丰年稔 忘乎所以 包耳旁的字有哪些?带包耳的汉字大全 卤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