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自普照游二庵》

时间: 2025-07-27 10:03:23

诗句

长松吟风晚雨细,东庵半掩西庵闭。

山行尽日不逢人,浥浥野梅香入袂。

居僧笑我恋清景,自厌山深出无计。

我虽爱山亦自笑,独往神伤后难继。

不如西湖饮美酒,红杏碧桃香覆髻。

作诗寄谢采薇翁,本不避人那避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3:23

原文展示:

自普照游二庵
作者: 苏轼 〔宋代〕

长松吟风晚雨细,
东庵半掩西庵闭。
山行尽日不逢人,
浥浥野梅香入袂。
居僧笑我恋清景,
自厌山深出无计。
我虽爱山亦自笑,
独往神伤后难继。
不如西湖饮美酒,
红杏碧桃香覆髻。
作诗寄谢采薇翁,
本不避人那避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普照寺游览的情景。长松在风中轻声吟唱,细雨轻轻落下,东边的庵堂半掩,西边的庵堂则紧闭。整日山中行走,却没有遇见一个人,只有湿润的野梅香气飘入衣袂。住在寺中的僧人笑我对这清幽景色的眷恋,而我自己也厌倦了这深山,出门无计。我虽然爱山,但也自嘲,独自一人感到伤感,难以再续往昔。不如去西湖饮美酒,红杏和碧桃的香气缭绕着我的发髻。我写诗寄给采薇翁,本不想避人,却又为何要避世呢?

注释:

  • 长松:高大的松树,象征坚韧与清幽的环境。
  • 吟风:松树在风中发出的声音,表现出自然的和谐。
  • 浥浥:湿润的样子,这里形容梅花的香气。
  • 居僧:指住在寺庙里的僧人。
  • 恋清景:对清幽美景的眷恋。
  • 自厌:自己厌烦,表示诗人对孤独生活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诗作于苏轼被贬到黄州时期,正值其人生困顿之时。此时的苏轼以山水为伴,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现实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苏轼在深山寺庙中的独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的自嘲。开篇的“长松吟风晚雨细”引入了宁静的自然环境,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宁静的气氛。而“山行尽日不逢人”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交流的情感。

后半部分,诗人以“居僧笑我恋清景”自嘲,表现出他对这种清幽生活的无奈与厌倦。尽管如此,他仍然在“独往神伤后难继”中感受到一种伤感,似乎是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提到西湖的美酒与美景,暗示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与逃避,表达了诗人希望与世俗更紧密联系的愿望。整首诗情感丰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松吟风晚雨细:高松在风中吟唱,细雨轻轻落下,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2. 东庵半掩西庵闭:东边的庵堂半掩,西边的庵堂紧闭,暗示孤独与封闭的环境。
  3. 山行尽日不逢人:整日山中行走,却没有遇见一个人,突出诗人的孤独感。
  4. 浥浥野梅香入袂:野梅的香气渗入衣袂,表现了自然的芬芳与诗人对自然的感受。
  5. 居僧笑我恋清景:住在寺庙的僧人笑我对清幽景色的热爱,表现诗人与他人的隔阂。
  6. 自厌山深出无计:自己厌倦了深山的生活,无法找到出路,反映出诗人的无奈。
  7. 我虽爱山亦自笑:虽然我爱山,但也自嘲,表达对自己境遇的反思。
  8. 独往神伤后难继:独自一人感到伤感,难以再续往昔的快乐。
  9. 不如西湖饮美酒:不如去西湖饮美酒,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10. 红杏碧桃香覆髻:红杏和碧桃的香气缭绕在发髻上,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11. 作诗寄谢采薇翁:写诗寄给采薇翁,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12. 本不避人那避世:我本不想避人,却又为何要避世呢?反映出对现实的反思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松树、梅花等象征自然的清新,体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拟人:松树“吟风”,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的和谐。
  • 对仗:如“东庵半掩西庵闭”,通过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景,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反思和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困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松:象征坚韧与清幽的环境。
  • 野梅:代表自然的芬芳,传达出诗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
  • 西湖:象征世俗生活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快乐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松吟风”的意思是: A. 松树在风中发出声音
    B. 松树高大挺拔
    C. 松树下有泉水

  2. 诗人对深山生活的态度是: A. 享受
    B. 厌倦
    C. 忘却

  3.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 A. 孤独
    B. 友谊
    C. 世俗的美好生活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艳》

诗词对比

  • 苏轼的《自普照游二庵》与王维的《山居秋暘》都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但苏轼更强调内心的复杂情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愉悦与宁静。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山中遣兴五首 文约用韵请别作此留之并柬签判李丈 寄送张雅州二首 挽张雅州 次韵秋日书怀 桃花 绝句 过东州境见耕 招黄太博饮 书薛公肃山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掐尖落钞 包含风的成语 廾字旁的字 厌旧喜新 锦衣卫 月朦胧,鸟朦胧 包含怍的词语有哪些 士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甜酒 包含棘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忤逆不孝 盈则必亏 迷密 不相闻问 终日不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