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1:32
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
辛弃疾〔宋代〕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
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
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
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
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
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
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西边的山崖上,夕阳斜照;东边的江水潺潺流动,万物的美丽无法留住。
一片铮亮的秋叶,已使天下人都知晓了秋天的到来。
屈指算来,世上得意之人,问谁是骑鹤飞往扬州的人?
你知道我,向来心怀雅致,未老已心系沧州。
身外的事情无尽无穷,百年能有几何,醉一场就休。
恨那些儿女们,死命说我忧心忡忡。
况且有溪山杖屦,阮籍那类人该来我这里游玩。
还可以笑,心机早已觉悟,海上有惊鸥。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济南人,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和政治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与李清照并称为“词坛双璧”。辛弃疾的作品常体现出对时局的关注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作于辛弃疾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得失的思考,同时流露出对故友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辛弃疾的《满庭芳·和章泉赵昌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谊的深切感受。全词以优雅的景物描写开篇,西边的山崖和东边的流水,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而,物华不为人留的感慨,揭示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接着,铮然一叶的意象,不仅点明了季节的变换,更象征着人生的变化与无常。
诗中提到的“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引发了对人生得意者的思考,暗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漠与超脱。接下来的“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则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坚持,尽管年岁已高,依然保有一份雅致的志趣。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的感叹,揭示了对尘世繁华的厌倦,反映出辛弃疾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与无奈。而“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与向往,流露出一丝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渴求。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象优美,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辛弃疾在晚年对生命的哲理性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西崦斜阳,东江流水,物华不为人留。
描绘了自然美景,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无常。
铮然一叶,天下已知秋。
一片秋叶的落下,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反映出变化的必然。
屈指人间得意,问谁是骑鹤扬州。
质问世间得意之人的身份,表达对名利的漠然。
君知我,从来雅意,未老已沧州。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雅趣与对理想的坚持。
无穷身外事,百年能几,一醉都休。
对世俗事物的无奈与放下,强调了人生的短暂。
恨儿曹抵死,谓我心忧。
表达了对他人误解和无奈的情感。
况有溪山杖屦,阮籍辈须我来游。
提到与友人游玩的理想生活,表达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还堪笑,机心早觉,海上有惊鸥。
对世俗心机的觉悟与对生活的调侃,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洒脱。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辛弃疾对时间流逝、人生得失的感慨,以及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西崦”和“东江”,它们分别代表什么?
A. 西边的山与东边的江
B. 西方的太阳与东方的月亮
C. 西风与东风
诗人对此生的态度是什么?
A. 忧虑
B. 超脱
C. 愤怒
“铮然一叶”中的“铮然”形容什么?
A. 秋天的宁静
B. 秋叶的清脆声
C. 人生的无常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