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3: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3:54
作者: 陈瓘〔宋代〕
类型: 古诗词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
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
闻道革呈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
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年华。留不住,饥餐困寝,触处为家。
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
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
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作者自比槁木,形骸枯瘦,仿佛是浮云一样无根无据,一年两次回到京城,却又是在闲暇时光中欣赏洛阳的花朵。听说红色的花在春天最为美丽,但春天过去后,花朵终究会落入泥沙之中。忘却言语的地方,花开花谢,这与我短暂的生涯又有什么不同呢?年华流逝,无论如何都无法留住,饥饿时只能随意吃些东西,困乏时只能随处安歇。就像这轮明月,原本就没有瑕疵。无论冬季的裘衣还是夏季的葛衣,都不会让我得到真正的安宁。谁能想到我,春风一拐,轻松谈笑中却有着丹砂的美好。
作者介绍:
陈瓘,字允和,号长风,生活在宋代,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及个人经历,表达对人生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满庭芳》通过对比自然变化与个人生涯的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的追忆。诗中“槁木形骸”与“浮云身世”的比喻,展现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迷茫与感慨。而“闲看洛阳花”则是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歌中的意象层次丰富,既有对春天花开的期待,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在困境中仍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槁木”比喻了什么?
诗中的“洛阳花”代表什么?
“这一轮明月”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瓘的《满庭芳》更侧重于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的思考,而李白则表达出更多的豪情与对酒的热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