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谒李白墓》

时间: 2025-04-26 04:39:15

诗句

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

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15

原文展示: 谒李白墓 曾巩 〔宋代〕 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 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白话文翻译: 在世间留下了三千首遗作,林下的荒坟已有二百年。 确实他的光辉与日月争辉,他的精神依然震撼山川。 没有近亲来守护门户,只有乡人偶尔来拂拭几案。 我自愧才力不足,想要用什么来悼念这位前贤?

注释:

  • 遗草:指遗留下来的诗文。
  • 辉光:指李白的文学成就和影响力。
  • 精爽:指李白的诗歌精神。
  • 近属:指近亲。
  • 几筵:指供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宋代八大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在访问李白墓时所作,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成就的敬仰和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墓的描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成就的敬仰和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诗中“世间遗草三千首”一句,既是对李白诗歌数量的概括,也是对其文学成就的赞誉。“林下荒坟二百年”则透露出对李白逝世后孤寂的感慨。后两句通过对李白精神不朽的赞美,进一步强化了对李白诗歌的敬仰。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自愧不如的情感,以及对如何悼念李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间遗草三千首”:概括了李白留下的诗歌数量,赞誉其文学成就。
  2. “林下荒坟二百年”:描述了李白墓的荒凉,感慨其逝世后的孤寂。
  3. “信矣辉光争日月”:赞美李白的文学成就如同日月般光辉。
  4. “依然精爽动山川”:形容李白的诗歌精神依然震撼人心。
  5. “曾无近属持门户”:感慨李白逝世后没有近亲守护。
  6. “空有乡人拂几筵”:描述只有乡人偶尔来拂拭供桌,更显孤寂。
  7. “顾我自惭才力薄”:表达了作者自愧不如的情感。
  8. “欲将何物吊前贤”:思考如何悼念李白这位前贤。

修辞手法:

  • 比喻:“辉光争日月”比喻李白的文学成就如同日月般光辉。
  • 拟人:“精爽动山川”拟人化地形容李白的诗歌精神震撼人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李白墓的描述,表达了对李白诗歌成就的敬仰和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愧不如的情感和对如何悼念李白的思考。

意象分析:

  • 遗草:象征李白的诗歌遗产。
  • 荒坟:象征李白逝世后的孤寂。
  • 辉光:象征李白的文学成就。
  • 精爽:象征李白的诗歌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间遗草三千首”指的是什么? A. 李白的诗歌数量 B. 李白的书法作品 C. 李白的画作 答案:A

  2. 诗中“林下荒坟二百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李白诗歌的敬仰 B. 对李白逝世后的孤寂的感慨 C. 对李白近亲的思念 答案:B

  3. 诗中“信矣辉光争日月”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表达了对李白的怀念和对其诗歌的赞美。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宋诗选注》
  • 《曾巩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居厚不果行次韵二首 李文饶一首 夜读传灯杂书六言八首 怀保宁聪老 村獠 老妓一首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方寺丞新第二首 四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少衣缺食 衣字旁的字 盛必虑衰 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云蒸础润 髹画 廾字旁的字 空腔 倘来之物 肥皂泡 驴肝肺 鬥字旁的字 幾字旁的字 缩锡 牙婆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