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庭桧呈蒋颖叔》

时间: 2025-04-26 04:46:50

诗句

樛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

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

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6:50

原文展示:

庭桧呈蒋颖叔 曾巩 〔宋代〕

樛枝高下秀森森,曾寄名卿异俗心。 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 声清不受笙竽杂,气劲能遗霰雪侵。 汉节从来纵真赏,谢庭兰玉载芳音。

白话文翻译:

弯曲的枝条高低错落,显得格外茂盛,曾经寄托了名士超脱世俗的心境。 简陋的草屋已成为过去,高大的松树展现出新的绿荫。 声音清脆,不受笙竽的杂音干扰,气质坚强,能抵御霰雪的侵袭。 汉代的节操一直受到真正的赞赏,谢家的兰玉也传承着美好的名声。

注释:

  • 樛枝:弯曲的树枝。
  • 森森:形容树木茂盛。
  • 名卿:指有名望的士人。
  • 异俗心:超脱世俗的心态。
  • 草舍:简陋的房屋。
  • 松身:指松树。
  • 笙竽:古代的乐器。
  • 霰雪:小冰粒和雪。
  • 汉节:汉代的节操。
  • 谢庭兰玉:指谢家的子弟,比喻才德兼备的后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曾巩赠给蒋颖叔的作品,通过描绘庭中的桧树,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庭中桧树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诗中“樛枝高下秀森森”描绘了桧树茂盛的景象,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品质。“草舍一时成往事,松身千尺见新阴”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樛枝高下秀森森:描绘桧树枝条弯曲而茂盛,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2. 曾寄名卿异俗心: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3. 草舍一时成往事:怀念过去的简朴生活。
  4. 松身千尺见新阴:期待未来的美好生活。
  5. 声清不受笙竽杂:比喻品质高洁,不受世俗干扰。
  6. 气劲能遗霰雪侵:象征坚强不屈的精神。
  7. 汉节从来纵真赏:赞赏汉代的高尚节操。
  8. 谢庭兰玉载芳音:比喻才德兼备的后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桧树的形象比喻高洁品质。
  • 拟人:将桧树赋予人的品质,如“气劲能遗霰雪侵”。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樛枝高下秀森森”与“松身千尺见新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过去简朴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通过桧树的形象,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尚的节操。

意象分析:

  • 樛枝:象征坚韧不拔的品质。
  • 草舍:代表过去的简朴生活。
  • 松身:象征坚强不屈的精神。
  • 汉节:代表高尚的节操。
  • 谢庭兰玉:比喻才德兼备的后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樛枝高下秀森森”描绘的是什么景象? A. 草舍 B. 桧树 C. 松树
  2. “草舍一时成往事”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怀念? A. 高洁品质 B. 简朴生活 C. 美好未来
  3. “松身千尺见新阴”中的“松身”指的是什么? A. 松树 B. 桧树 C. 草舍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曾巩的《庭桧呈蒋颖叔》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前者通过桧树的形象,后者通过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曾巩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钓台 酬通判杨殿丞名霖岩洞 浣溪沙(南湖望中) 赠延平王指挥 夜泊古崎 赋得万石冈为宗献刘君作 送林孔逸从军北上 戏简彦衡彦宾昆仲兄客陆庄弟客镇右 悼犬行 题画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空域 扯顺风旗 物以希为贵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肥肉大酒 你恩我爱 乱杂杂 荦荦确确 包含站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绾会 龜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契结尾的成语 鳥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各执所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