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0:2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24:33
原文展示: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职责的反思。诗人认为,尽管自己亲自管理日常琐事,但仍感到懒散。他感慨自己归来的时间太晚,而人们对于他的期待却正浓。尽管他的官职显赫,但他内心却更向往五湖四海的自由生活。他戴着角巾,拄着藜杖,行走的地方,不知在云山中的哪一层。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宋代八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这首诗是他在政治生涯后期,对个人职责和归隐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曾巩政治生涯后期,对个人职责和归隐生活的思考。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职责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职责和归隐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中“爱国忧民有古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而“米盐亲省尚嫌慵”则反映了他在日常琐事中的懒散态度,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后两句“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来的时间晚和人们对他的高度期待之间的矛盾。最后两句“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则以隐士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职责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展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衮衣天上归何晚”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归来的时间晚的感慨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中“霖雨人间望正浓”一句中的“霖雨”比喻什么? A. 恩泽 B. 连绵不断的雨 C. 人们对诗人的高度期待 D. 诗人的政治生涯
诗中“角巾藜杖经行处”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D. 对个人职责的反思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