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5 00:24:33

诗句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

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

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

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0:24:33

原文展示:

爱国忧民有古风,米盐亲省尚嫌慵。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职责的反思。诗人认为,尽管自己亲自管理日常琐事,但仍感到懒散。他感慨自己归来的时间太晚,而人们对于他的期待却正浓。尽管他的官职显赫,但他内心却更向往五湖四海的自由生活。他戴着角巾,拄着藜杖,行走的地方,不知在云山中的哪一层。

注释:

字词注释:

  • 爱国忧民:关心国家,忧虑人民。
  • 米盐亲省:亲自管理日常琐事。
  • 衮衣:古代官员的礼服,这里指官职。
  •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比喻恩泽。
  • 三少:指官职显赫。
  • 五湖心事:指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 角巾藜杖:隐士的装束。

典故解析:

  • 衮衣天上归何晚:暗指诗人归来的时间晚,可能是在比喻自己的政治生涯或归隐的时间。
  • 霖雨人间望正浓:人们对于诗人的期待如同对连绵不断的雨水的渴望,表达了人们对诗人的高度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人并称“宋代八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这首诗是他在政治生涯后期,对个人职责和归隐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曾巩政治生涯后期,对个人职责和归隐生活的思考。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个人职责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职责和归隐生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中“爱国忧民有古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而“米盐亲省尚嫌慵”则反映了他在日常琐事中的懒散态度,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后两句“衮衣天上归何晚,霖雨人间望正浓”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来的时间晚和人们对他的高度期待之间的矛盾。最后两句“三少官仪虽赫赫,五湖心事肯容容”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角巾藜杖经行处,知在云山第几重”则以隐士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爱国忧民有古风: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
  • 米盐亲省尚嫌慵:反映了他在日常琐事中的懒散态度,暗示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衮衣天上归何晚: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归来的时间晚的感慨。
  • 霖雨人间望正浓:表达了人们对诗人的高度期待。
  • 三少官仪虽赫赫:强调了他的官职显赫。
  • 五湖心事肯容容:表达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角巾藜杖经行处:以隐士的形象,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知在云山第几重: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衮衣天上归何晚”和“霖雨人间望正浓”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 比喻:“霖雨人间望正浓”中的“霖雨”比喻恩泽,表达了人们对诗人的高度期待。
  • 象征:“角巾藜杖”象征隐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职责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象征等修辞手法,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追求,展现了他高尚的情操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爱国忧民:关心国家,忧虑人民。
  • 米盐亲省:亲自管理日常琐事。
  • 衮衣:古代官员的礼服,这里指官职。
  •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比喻恩泽。
  • 三少:指官职显赫。
  • 五湖心事:指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 角巾藜杖:隐士的装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衮衣天上归何晚”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归来的时间晚的感慨 B.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C.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D. 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2. 诗中“霖雨人间望正浓”一句中的“霖雨”比喻什么? A. 恩泽 B. 连绵不断的雨 C. 人们对诗人的高度期待 D. 诗人的政治生涯

  3. 诗中“角巾藜杖经行处”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D. 对个人职责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政治生涯的反思。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曾巩的《和酬赵宫保致政言怀二首 其二》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职责的反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曾巩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巩的多首诗作,对宋代诗歌有深入的解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及作品。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德甫知丞大夫惠诗见招次韵 次韵司业兄方池咏莲 寄题陶氏一经堂 闻子规 秋夜枕上偶成 次韵曾德明司理留题西山兼简苏宰二首 席上信笔 其四 游石门用前韵促陈丞 五石 其四 碧涧 晚泊江口令小舟汲江心水烹叶璵云谷碎冰散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上烝下报 绵长 包含菱的词语有哪些 无能为力 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星高照 言多伤幸 心奓体忲 韦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衣钵之传 提手旁的字 完配 周佛海 赫然有声 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