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0
原文展示:
咏柳 曾巩 〔宋代〕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柳枝尚未完全由绿转黄,趁着东风的势头便开始狂舞。它散落的花絮试图遮蔽日月,却不知天地间还有清霜的存在。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王安石、苏轼等并称“唐宋八大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含蓄深沉著称。此诗通过对柳树的描写,隐喻了某些人或事物的狂妄自大,最终会受到正义的制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但也存在一些狂妄自大、不顾后果的行为。曾巩通过此诗,可能是对这些现象的一种讽刺和警示。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柳树为载体,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狂妄自大行为的深刻批判。首句“乱条犹未变初黄”描绘了柳枝初春时的嫩黄,但尚未完全转变,暗示了事物的未成熟状态。次句“倚得东风势便狂”则通过拟人手法,将柳枝的狂舞比作人的狂妄行为,形象生动。后两句“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则通过对比,揭示了狂妄行为的盲目性和最终会受到的制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寓意深刻,是一首优秀的讽喻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写,隐喻了某些人或事物的狂妄自大,最终会受到正义的制裁。诗中通过对柳枝的拟人化描写,以及对“飞花蒙日月”与“天地有清霜”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狂妄行为的深刻批判和警示。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