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2:1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2:18:47
原文展示:
少年游 张耒 〔宋代〕
含羞倚醉不成歌。纤手掩香罗。偎花映烛,偷传深意,酒思入横波。看朱成碧心迷乱,翻脉脉敛双蛾。相见时稀隔别多。又春尽奈愁何。
白话文翻译:
含羞带醉,难以成歌。纤细的手掩着香罗。依偎在花旁,映着烛光,偷偷传递深情,酒意如波横流。看红成绿,心绪迷乱,翻来覆去,脉脉含情,轻敛双眉。相见难得,离别频繁。春天又将结束,忧愁又该如何排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尤以描写女性形象和爱情题材著称。这首《少年游》描绘了一位含羞带醉的女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的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耒年轻时所作,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诗中的女子形象可能是作者对理想爱情的投射,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映。
诗歌鉴赏:
这首《少年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含羞带醉的女子,通过她的动作和情感变化,展现了她内心的复杂世界。诗中“含羞倚醉不成歌”一句,既表现了女子的羞涩,又暗示了她的醉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氛围。“偎花映烛,偷传深意”则进一步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女子偷偷传递深情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婉约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含羞带醉的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传达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婉约风格,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含羞倚醉不成歌”一句表现了女子的哪种情感? A. 羞涩 B. 醉意 C. 忧愁 D. 喜悦 答案:A
“偎花映烛,偷传深意”中的“偷传深意”指的是什么? A. 偷偷传递深情 B. 偷偷传递消息 C. 偷偷传递礼物 D. 偷偷传递信件 答案:A
诗中“看朱成碧心迷乱”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