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听客话澶渊事》

时间: 2025-04-29 20:06:40

诗句

忆昔胡来动河朔,渡河饮马吹胡角。

澶渊城下冰载车,边风萧萧千里余。

城上黄旗坐真主,夜遣六丁张猛弩。

雷惊电发一矢飞,横射胡酋贯车柱。

犬羊无踪大漠空,归来封禅告成功。

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6:40

原文展示:

忆昔胡来动河朔,渡河饮马吹胡角。澶渊城下冰载车,边风萧萧千里余。城上黄旗坐真主,夜遣六丁张猛弩。雷惊电发一矢飞,横射胡酋贯车柱。犬羊无踪大漠空,归来封禅告成功。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

白话文翻译:

回忆往昔,胡人入侵震动河朔,渡过黄河,饮马并吹响胡角。在澶渊城下,冰上载着车辆,边疆的风声萧萧,千里之外都能听到。城上黄旗标志着真正的君主,夜晚派遣六丁神将张开猛弩。雷声惊动,电光闪烁,一箭飞出,横穿敌酋,贯穿车柱。敌军如犬羊般消失,大漠变得空旷,归来后举行封禅仪式,宣告胜利。从此天地扶持圣明的君主,但功业是否全归于莱公(指寇准)?

注释:

  • 胡来:指北方民族的入侵。
  • 河朔:黄河以北的地区。
  • 澶渊:地名,今河南省濮阳市。
  • 六丁:道教中的六丁神,此处指神兵。
  • 猛弩:强力的弓箭。
  • 胡酋:敌军的首领。
  • 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 莱公:指寇准,北宋名臣,曾主持澶渊之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回忆澶渊之盟的历史事件而作。澶渊之盟发生在1005年,宋真宗时期,宋军在澶渊(今河南濮阳)与辽军对峙,最终通过谈判达成和议,结束了长期的战争状态。诗中通过描绘战争场面和胜利后的封禅仪式,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君主英明的赞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紧凑的结构,再现了澶渊之战的紧张气氛和胜利后的庄严场景。诗中“忆昔胡来动河朔”一句,即刻将读者带入那个动荡的时代,而“渡河饮马吹胡角”则进一步描绘了敌军的嚣张气焰。随后的“澶渊城下冰载车”和“边风萧萧千里余”则展现了战场的艰苦和边疆的荒凉。诗的高潮部分“雷惊电发一矢飞,横射胡酋贯车柱”,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宋军的英勇和敌军的溃败。结尾的“自是乾坤扶圣主,可能功业尽莱公”则提出了对功业的思考,暗示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昔胡来动河朔”:回忆过去,胡人的入侵震动黄河以北的地区。
  2. “渡河饮马吹胡角”:胡人渡过黄河,饮马并吹响战斗的号角。
  3. “澶渊城下冰载车”:在澶渊城下,冰上载着战车。
  4. “边风萧萧千里余”:边疆的风声萧萧,千里之外都能听到。
  5. “城上黄旗坐真主”:城上的黄旗标志着真正的君主。
  6. “夜遣六丁张猛弩”:夜晚派遣神兵张开强力的弓箭。
  7. “雷惊电发一矢飞”:雷声惊动,电光闪烁,一箭飞出。
  8. “横射胡酋贯车柱”:横穿敌酋,贯穿车柱。
  9. “犬羊无踪大漠空”:敌军如犬羊般消失,大漠变得空旷。
  10. “归来封禅告成功”:归来后举行封禅仪式,宣告胜利。
  11. “自是乾坤扶圣主”:从此天地扶持圣明的君主。
  12. “可能功业尽莱公”:但功业是否全归于莱公(指寇准)?

修辞手法:

  • 夸张:如“雷惊电发一矢飞”,夸张地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宋军的英勇。
  • 对比:如“犬羊无踪大漠空”,通过对比敌军的消失和大漠的空旷,突出了胜利的辉煌。
  • 象征:如“城上黄旗坐真主”,黄旗象征着君主的权威和国家的安定。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澶渊之战的回忆,赞颂了国家的安定和君主的英明,同时也对历史功业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提出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和局限。

意象分析:

  • “胡来”、“河朔”:描绘了战争的背景和地域特征。
  • “澶渊城下冰载车”:展现了战场的艰苦和自然环境的严酷。
  • “边风萧萧”:传达了边疆的荒凉和战争的孤寂。
  • “雷惊电发”、“横射胡酋”: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宋军的英勇。
  • “犬羊无踪”、“大漠空”:象征了敌军的溃败和战场的空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澶渊”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 A. 河南省 B. 河北省 C. 山东省 D. 山西省

  2. “莱公”在诗中指的是谁? A. 寇准 B. 王安石 C. 苏轼 D. 欧阳修

  3. 诗中的“封禅”是指什么? A. 祭祀天地 B. 军事演习 C. 政治会议 D. 文化庆典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寇准的《澶渊之盟》:详细记述了澶渊之盟的历史事件。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赤壁之战的描写,展现了战争的壮丽和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听客话澶渊事》与寇准的《澶渊之盟》:两者都涉及澶渊之战,但张耒的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和历史的思考,而寇准的作品则更侧重于历史事实的记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史》:详细记载了澶渊之盟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 《全宋诗》:收录了张耒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相关查询

春从天上来 太平宫与螴毣二弟同游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祀灶日立春 春从天上来 祝一斋大参寿 春从天上来 春从天上来 壬子立春 春从天上来 冬至日 春从天上来 赠首阳山李志朴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添字浣溪沙/山花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之水镜 只留支剌 台军 欠字旁的字 详整 刀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撒赖放泼 文字旁的字 思结尾的成语 咄嗟叱咤 汗马之劳 穷怒 匕字旁的字 蛲蛔之死 浴日补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