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4:04
次韵费同叔解嘲
魏了翁
低头涸辙问波臣,
沃以嘉言力万钧。
逆耳倒言诚爱助,
解嘲谢谤返离真。
若微君告谁能及,
幸不吾欺乃敢嗔。
彼是纷纷姑勿道,
所期终诲作全人。
在干涸的车辙旁低头询问波臣(即水),
用美好的言辞滋润他,力量如万钧。
逆耳的劝言确实能帮助人,
解嘲与谢谤让真相浮现。
如果微君告诉我,谁能与之相比,
幸而不欺骗我,我才敢生气。
那些纷扰的事情姑且不去说,
所期望的终究是教化出一个完整的人。
本诗中的“涸辙问波臣”暗示了人在困境中寻求帮助的无奈与渴望,同时也表现了对真理的追求。此外,提到的“逆耳倒言”则源于古代对劝诫的重视,强调了诚恳的批评往往能帮助人进步。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240-1320),字子安,号天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诗著称,擅长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魏了翁与友人费同叔对话后,意在回应外界的批评与误解,表达对朋友的信任,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面对社会压力的心理状态。
这首诗以低头询问水为引子,寓意人在困境中的探索与求知。诗中,作者通过“嘉言”和“逆耳倒言”表达了对真理和真诚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话的方式,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强调了批评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是逆耳之言也是一种爱。在后半部分,诗人反思了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朋友的信任与期待,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系。全诗结构严谨而富有层次感,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魏了翁的文学才华与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沟通,倡导真诚的批评与建设性意见,表达对教育与自我完善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话展示了在社会压力下,个体如何寻求真理与理解的过程,最终希望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诗词测试:
“涸辙”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逆耳倒言”意指:
“所期终诲作全人”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魏了翁的《次韵费同叔解嘲》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沟通,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与忧虑。两首诗分别体现了不同的社会背景与情感基调,但都反映了诗人对真实与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