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5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56:09
烧土乃成埙,八音有瓷作。
桐材易以制,取韵果奚若。
尝闻古琴台,列瓮宛藏橐。
鸣弦应虚响,风籁转松壑。
谁令哀玉弹,翻向陶家托。
修内重官窑,供御想如昨。
希声代传宝,长奉歌风乐。
赋质谢虫穿,无劳鞠通索。
古黝隐沈沈,冲然具元泊。
鉴赏自天题,浮光映铜雀。
这首诗描绘了用土烧制成瓷器和古琴的过程,强调了陶瓷与音乐的关系。作者提到古琴的制作材料和音色,回忆古琴台的场景,描绘出琴声与自然的和谐。诗中表达了对古琴的深情和对其历史的追忆,暗示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最终,诗人以“浮光映铜雀”结束,表达了对古老艺术的赞美以及希望其长存的愿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古瓷琴的魅力和音乐的灵动。诗中提到的“八音”与“风籁”,不仅是对音色的描述,更是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和谐感。诗人通过对古琴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渴望,尤其是对古老技艺的尊重和怀念。诗的结尾以“浮光映铜雀”作为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了古老艺术在时光流转中的永恒。整首诗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切反思,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希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古瓷琴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的期盼,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美感,寄托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埙”是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
“鸣弦应虚响”中,虚响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