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1:04
晨将榜子关宾閤,
辇出房时已奏知。
陛对臣寮才下殿,
朱衣丝履上东墀。
早晨,开始张榜,关上了宾客的门,
皇帝在房间里出来时,早已奏请过了。
陛下面对群臣才刚下殿,
他身穿红衣,脚穿丝履,走上东阶。
本诗描绘的是古代朝廷晨会的场景,体现了皇帝与臣子的互动。古代中国,早朝是君臣议政的重要时刻,诗中描绘的情景反映了这一制度的严肃性和庄重性。
魏了翁(约1050-1096),字献之,号东篱,宋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以诗文清新、意境优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范。
本诗写于宋代,正值朝廷政治活跃时期。诗人在描绘早朝场景时,显示了对皇帝权威的尊敬以及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早朝时分的宫廷气氛,展示了皇帝的威严与庄重。开篇以“晨将榜子关宾閤”,通过描写晨间的张榜仪式,展现了朝廷的日常运作和皇帝治理国家的职责。接着“辇出房时已奏知”,说明了皇帝已经准备好迎接臣子,体现了他的高效和整齐。第三句“陛对臣寮才下殿”则强调了皇帝与臣子的关系,显示了君臣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最后一句“朱衣丝履上东墀”则通过细致的描写,突出了皇帝的尊贵形象,更加渲染了朝会的庄严气氛。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朝廷的仪式感和等级制度,彰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关注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诗中对皇帝形象的生动刻画,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皇权的认同与崇敬。
此诗通过描写早朝的场景,展现了皇权的威严和政治的庄重,反映了宋代朝廷的运作与社会结构。它不仅是对历史场景的再现,也表达了诗人对君臣关系的关注。
诗中“晨将榜子关宾閤”意指什么?
“朱衣丝履”中“朱衣”指什么?
对比魏了翁的《真除后谩记所见 其三》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在主题上皆涉及国家与朝廷,但魏了翁更侧重于描绘早朝的仪式感,而杜甫则更关注战乱中的民生疾苦,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