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07
晓风鞭袖闯天关,滥缀东西两省班。当日入趋东杂殿,番休却逐侍臣还。
清晨的微风轻扬衣袖,闯过天关(即朝廷的门口),随意地装饰着东西两省的班列。那天我进入东面的杂殿,匆匆而来却又让我侍臣们退回。
“天关”常指朝廷的门口,象征着权力的入口;“两省班”可能指的是当时两省的官员阵列,反映出当时政局的复杂和多元。诗中提到的“侍臣”,则代表了在朝廷中负责侍奉和传达命令的角色。
作者介绍:魏了翁,字梦阮,号寒松,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诗风独特,常带有世俗的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独到见解。
创作背景:本诗写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朝政的繁忙与复杂,可能是魏了翁在某次朝会上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感慨。
这首诗以清晨的微风开篇,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略显紧张的氛围。诗人通过“晓风鞭袖”的描写,展现了清晨的宁静与朝廷的庄严形成鲜明对比,顿时引人入胜。接着,诗人描述了朝廷的繁忙景象,“滥缀东西两省班”,暗示了官场中官员的众多以及政务的繁杂,似乎在批评当时政治的松散与不够严谨。
“当日入趋东杂殿”,显示出诗人作为官员的身份与职责,而“番休却逐侍臣还”则表达了对权力游戏的无奈与冷静的观察。全诗在细腻的描写中透出一种淡淡的哀伤,仿佛在诉说着身处官场的无奈与复杂人际关系的艰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观察与感悟,表达了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和对复杂人际关系的思考,透出一种清淡的忧伤与现实的冷静。
诗词测试:
“晓风鞭袖”中的“鞭”字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的“逐侍臣还”可以理解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与魏了翁同为宋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望》也同样描写了当时的政治与社会状况,但更加沉重与悲怆。魏了翁的这首诗则以轻松的描写展现了官场的繁杂,二者在风格上有明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