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5:35
罗浮月白海无尘,玉树琼林处处春。
半夜禹陵风雨作,屋梁飞动欲生鳞。
罗浮山的夜晚,月光照耀,海面上没有一丝尘埃,仿佛春天的气息无处不在,树木如玉,林木如琼。半夜里,禹陵山上传来风雨声,屋梁在风雨中摇动,似乎要生出鱼鳞一般。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山水花鸟画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多样,有着鲜明的个性,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素梅》系列诗作是在王冕隐居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关注,以及在社会动荡背景下的内心感受。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素梅 其七》以清丽的意象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首句“罗浮月白海无尘”设置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月光如水,海面清澈,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玉树琼林处处春”的描写,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春天的包围中,生机盎然。
然而,诗的转折出现在“半夜禹陵风雨作”,这句引入了动感,打破了前面的宁静,暗示风雨将至,给人以紧张感。最后一句“屋梁飞动欲生鳞”则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表现出风雨的猛烈,屋梁在风雨中摇摆,似乎要生出鱼鳞,隐含了自然之力的巨大与不可抗拒。
整首诗在清新与动荡之间取得了平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他内心的复杂情感。自然的美丽与风雨的来临,恰恰是人生的缩影,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力量。通过对宁静与动荡的描绘,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禹陵”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陵墓?
填空题:诗的第一句描绘了一个____的夜晚。
判断题:诗中描绘的风雨是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对/错)
王冕的《素梅》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王冕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变化,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体情感与孤独。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