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1:42
兰亭
作者:王冕 〔元代〕
东晋风流安在哉,烟岚漠漠山崔嵬。
衰兰无苗土花盛,长松落雪孤猿哀。
满地红阳似无主,春风不独黄鹂语。
当时诸子已寂寥,真本兰亭在何许?
攲檐老树缘女萝,崩崖断壁青相磨。
旧时觞咏行乐地,今朝鱼鼓瞿昙家。
荒林昼静响啄木,流水潺潺绕山曲。
游人不来芳草多,习习馀风度空谷。
去年载酒诵古诗,今年拄杖读古碑。
年年慷慨入清梦,何事俯仰成伤悲。
故人不见天地老,千古溪山为谁好?
空亭回首独凄凉,山月无痕修竹少。
这首诗开头提到东晋时期的风流人物如今何在,烟雾缭绕的山峰依旧巍峨。衰败的兰花没有了根苗,土地上却是花开繁盛,长松上落着雪,孤独的猿猴哀鸣。满地的阳光如同无主之物,春风中不仅有黄鹂的歌声。那些曾经的文人雅士如今已是寂寥无声,真正的兰亭如今又在何处呢?倾斜的屋檐下古老的树上缠绕着女萝,崩崖断壁之间青苔相磨。旧时的欢歌饮酒之地,如今成了鱼鼓声响的寂寞家园。荒林中白昼静谧,传来啄木鸟的敲击声,潺潺流水环绕着山间的曲折。游人不再,芳草丛生,习习的余风在空谷中回荡。去年我带酒吟诵古诗,今朝却拄杖读古碑。年年在清梦中慷慨激昂,却为何俯首仰天感伤悲哀。老朋友不见,天地已然苍老,千古的溪山又为谁而美好?空亭回首,孤独凄凉,山中的月光无迹,修竹也显得稀少。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诗。他生活在元代的动荡时期,经历了政治动乱与社会变革,常以诗歌抒发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冕晚年,时值社会动荡,王冕怀念往昔的文人雅集,感叹世事无常,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兰亭》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作品,王冕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社会变迁,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开头提到的东晋时期的风流人物,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当下无聊生活的反思。烟岚和孤猿的意象,渲染出一种孤独和凄凉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中多次提到的自然景象,如“满地红阳似无主”和“春风不独黄鹂语”,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生活的无奈。尤其是“游人不来芳草多”,更是点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孤独与荒凉。
在结尾处,作者通过“故人不见天地老”来强调与朋友之间的距离与时光的无情,千古的美景又为谁所享受?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思念,也是对人生的思考,进一步拉高了情感的深度。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伤感,让人感受到王冕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友谊的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当下的孤独,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人生的感伤。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的细腻描绘,王冕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词汇及分析: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晋风流”指的是哪个时期的文人?
“满地红阳似无主”中的“红阳”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游人不来芳草多”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